「學道者」~若無謙虛之心、所表現出來的都是驕傲自大的心自、修到最後不是「傾丹「「」就是「走火入魔」! 大道虛無、無大異人之處常人無法分辨或貪美酒異味?豔色之身金玉珠璣
『 尋源窮根~靈脈歸源:復古收圓 / 認祖歸宗 / 真靈歸原 / 萬法歸宗 』

目前分類:道教經典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無極道人金龍王:隨意窩日誌之研討社團』~(FB 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uji2012enzo/

 

 

PS:  歡迎蒞臨~指導/分享/參閱!

分享:以下之網址/日誌與專欄/粉絲專頁(金字招牌

 

 

 

一:『無 極 道 人 金 龍 王 』 F B

 https://www.facebook.com/enzo420116w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隨意窩日誌

官網:『http://xuite.無極道人金龍王.tw

A『無極道人- 金龍王』(隨意窩官版)

http://blog.xuite.net/enzo420116w/twblog

 

 

 

無極真元:金龍王網路濟世專欄( 痞客邦官版)

http://enzo420116w.pixnet.net/blog

 

 

四:Google Bloggerhttps://enzokuowugi.blogspot.tw/

 

 

五:無極道人金龍王:隨意窩日誌之研討社團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uji2012enzo/

 

 

六:對無極道人金龍王說讚的朋友(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56017851306458/

  

 

 

七:「無極先天靈」之「點靈」分享與研討 : 無極道人 - 金龍王

https://www.facebook.com/WUJI.2012.GUOZHE/

 

 

八:尋源歸根 : 無極道人-金龍王 GUO ZHEFB

 

https://www.facebook.com/WUJI.ENZOKUO

 

 

九:「無極真元靈修道場」:無極道人-金龍王之「尋源歸根~靈脈歸原」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wuji2011kuozea/

 

 

 

網域名稱:

1~ xuite.無極道人金龍王.tw

2~ xuite.無極真元-金龍王道長.tw

3~『xuite.龍的傳人.tw

4~  無極道人金龍王.tw  】。

5~  無極真元-金龍王道長.tw 】。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關於:「道」降於火宅之說法

 

2010/01/31 20:31回覆

 

 

問題

 

(一 )~還是不太懂~是在走這些過程~就是修行嗎?

 

 

(二):我是都沒很大的感覺~都事後在求杯問說可以了嗎?

 

 

 (三):在這要請問老師~除了去陳老師那邊點靈平時在家需要作甚麼嗎? 比方念經~還是打坐之類的?

 

 

 

 

 

 

 

 

 

 

 

「我之回覆」:

 

 

(一):*點靈*~僅只是修行/修持/修道的一部分?

 

 

(二):沒感覺~蠻正常的、 因為才剛起步? 看到的不一定是正確 / 不一定對?

 

 

(三):上古真道、傳在帝皇、 故帝皇有道、禪位能選賢舉能、當時人民安樂、無爭妒、就無刀兵之災、故稱為*堯天舜日* 但因為**以後、帝皇無道、不能接受上天至道! 上天將此真道、 傳在公侯將相、 傳至近古、公侯將相、因受物慾所蔽、尤其受西風傳染、不知無形之奧妙? 故上天將真倒轉降*火宅*謂之庶民有道、因「道降火宅」、家家戶戶、都可以聞道得道、求其成道了道、 亦免走遍天下、 仍一無所獲、 還惹的一身騷、 致走火入魔者有之。

 

 

 

 *火 宅*者稱為:「居家」 ~  *在家修持(不是被一般人所誤解的、 以為 **南方  ***將降於台灣*南部*)、 自「真道」降* 火 宅以後、  修者:需先修人道、 人道修好 ~ 然後即可進階修天 道 *(大 ) ~ 故能遵守*人 道*者、 *上天至道*可以隨身、  為之先修人道、  以符合天道、  故孔聖所謂:吾道一以貫之、  修者~若得明理是非、  修性煉命、 尋求 ~ 真道/正法/明師 、  當可貫徹始終如一也。(以上做為參考)。

 

 

 這裡我所要說的即是:現代之修行、 不必出家為** / *和尚* 在家修持即可~ 但居家修持/*修道、 不是就可以安心在家中*靜坐/念經* ~ 而是不需要出家 / 脫俗、 但仍需要『尋源而修』/『尋源窮根/靈脈歸源』、 真正之神明/仙聖~絕不會*跑到你/妳家、 給於你/妳任何之干擾與指令(旨令)! 一定要堅持此原則與觀念!?  重點: 您修對了*法門/*靈原(本靈之原)嗎? 在道.劫並降的時代、尤其台灣這個萬教之樂土(外靈之樂土)/萬教齊發 ~ 亂亂叫(教)阿!?    ps:我建議 ~ 沒有百分之百把握、  絕對不要在家靜坐/修持、非常危險? 居家念經、只會招來*外靈/*冤親干擾、沒有益處、這些觀念非常不正確。    感恩:「無 極」。

 

 

 

 

分享:以下之網址/日誌與專欄/粉絲專頁(金字招牌

 

  無極道人金龍王 』~ 隨意窩日誌如下

 

http://xuite.無極道人金龍王.tw

http://xuite.無極真元網路濟世專欄.tw

 

 

一:無極道人-金龍王(FB

https://www.facebook.com/WUJI.ENZOKUO

https://www.facebook.com/WUJIGUOZHE

 

二:『金龍王網路濟世專欄』(隨意窩官版)

http://blog.xuite.net/enzo420116w/twblog

 

 

三:Google Bloggerhttps://enzokuowugi.blogspot.tw/ 描述: http://s.pixfs.net/js/jquery.lazyload/grey.gif

 

 無極真元:金龍王網路濟世專欄( 痞客邦官版)

http://enzo420116w.pixnet.net/blog

 

 

五:對無極道人金龍王說讚的朋友(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56017851306458/

  

 

 

六: 「忠德堂」點靈之分享與研討 :「無極道人 : 金龍王 道長」

https://www.facebook.com/WUJI.2012.GUOZHE/

 

七:道法自然-尋源歸根:無極道人-金龍王 GUO ZHE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UOZHE0803/

 

 

網域名稱:

1~ xuite.無極道人金龍王.tw

2~ xuite.無極真元-金龍王道長.tw

3~『xuite.龍的傳人.tw

4~  無極道人金龍王.tw  】。

5~  無極真元-金龍王道長.tw 】。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孚 后五品仙經』

 

 

第三:

 

                                   爾時玄元廣法天尊、告大眾弟子曰:『吾今說法只求真實、不事枝葉、如木之有根、水之有源,若不從根源窮究、如木之無根、水之無源、仰又何益。』   吾嘗曰:先天一炁號虛無、運轉能教骨不枯、先識汞根尋蒂子,訪求鉛本問仙姑,人人會飲長生酒,個個能成不死夫、色即是空、空即色、朗然飛過洞庭湖、蓋此先天一炁,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天得此氣、日以之升、月以之恆、皆此氣盤結之。  山以之峙、水以之流、皆此氣主宰之、人之生也、得天之「陽氣」、得地之「陰氣」、陽鍵陰順、全體皆備、 『太 上』曰:「「先天地生、有物渾成、蓋此先天之氣、無形無緒、無音無聲、又非枯坐兀守、可以明得、必也行住坐臥、來不知其從來、止不知其何止、靜之又靜、忽然心地光明、性天朗照、一點陽光如月在空中、明鏡高懸、先天發現、與天濟年、與堅同體、一得永得、不入輪迴、何樂如之、「修真之士」若不從此下手、縱經多年用功、亦又何益、若是有為、即名有漏」」無為斯無漏矣。   惟此先天一炁、可以成仙佛、可以超生死、可以脫輪迴、可以離苦海、蓋此氣也、在人一身、藏于黃庭之內、隱于靈台之中、通乎百脈之間、大之則包羅宇宙、小之則不異黏珠、宇宙之大猶有形容、此氣之大無可形容,黏珠之小、猶有比擬、此氣之微、無可比擬、號為「元始祖氣」、又名「虛靈之氣」、修佛修身、修此而已、聖賢演經、明此而已,「學道者」從此進修、自然與天地合德,日月合明、 有何不脫樊籠而超霄漢哉。  以三教而言,「儒」謂天命之謂性、「釋」參本來面目、「道」究父母未生以前、皆指此氣而言之、果能有學玄者、照此行功、久久自能豁然貫通矣,真人演經已畢。

 

 

 

 

海蟾真人稽首而作頌曰:

帝師演仙經、說法度群生、明此先天氣、泄漏妙玄文、慈悲度一切、盲瞎忽然醒、爾眾諸弟子、日用宜尊行、秘之天地罪、泄之鬼神嗔。

 

 

 

 

 

第四:

 

爾時,純陽仙師在大羅宮中,觀見世之學玄者、不知玄關一竅、是盲修瞎煉,何以下手、何一入道呼。  純陽真人大發宏茲曰:世人學玄,不知性命,徒煉鉛汞、搬精運氣、不明玄關,金石草木、不能結丹、人身有寶、吾今說穿。  夫玄關一竅、或指泥丸、或指臍內、種種亂道、皆非「真傳」。  以其幽深玄遠、故曰「玄」。  以其中空一穴故曰「牝」。   『太 上』曰: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蓋此竅上通乎心、下通于腎、為真息往來必由之所、故曰「玄關」。司馬子微曰:虛無一竅號玄關。正在人身天地間、八萬四千分上下,九三六五列循環、大包法界渾無跡、細入微塵不見顏、這個名為「祖氣穴」、 黏珠一粒正中懸。 紫陽有曰: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  蓋此一竅,採取在此,結丹在此、烹煉在此、溫養在此、沐浴在此,出入在此、藥物者、真氣也、真氣為真精所為、真精為真氣所融、有此真氣、須用火候。  丹經云:「聖人傳藥不傳火、從來火侯少人知、非不傳也、用火之功以意為主、故曰火冷由意散、火起由意炎,能知陽抽陰,不怕藥不堅,能知藥救火、豈至燥金丹,火寒則添,火猛則抽。」   丹書云:自有天然真火候,不須紫炭及吹噓。又曰:以默以柔存火牲,忘聞忘見養靈胎、即孟子所謂勿忘勿助也,仙師說經已畢,時有天花亂墜,音樂嘹空。

 

 

重陽真人稽首而贊曰:

 

帝師演仙經,度爾眾迷津、玄天此竅妙、泄漏闡天文、藥物與火侯,一一說分明、世之學道者、參悟宜謹遵。

 

 

 

 

陽神出現品第五:

 

火候既足、嬰兒將產、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釋氏以此謂之「法身」、又曰「實相」,玄門以此,謂之「赤子」,又曰「嬰兒」,即所謂真種子也、即所謂主人翁也,蓋養養育嬰兒,乃「修真」之一大事,當其現形之時、須藏以默默,守以玄玄,不可輕縱出去,若一輕縱出去,恐迷途而難返,失路而忘歸、始也一步、次也數步,既而百步焉,一往一來,一呼一吸、一動一靜、一闔一辟,順其自然、始無去殼留窩之變。    吾嘗曰:「九年火候直經過、忽爾天門頂中破,真人出現大神通,從此天仙可相賀,又曰腹內嬰兒養已成,且居塵世暫娛情,無端措大剛饒舌,卻入白云深處行,陽神養老,霹靂一聲、由太玄而升天谷,即「真人」出現也、真人出現,乘飛龍駕紫霧,遨遊天外,逍遙太虛、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貫金石而無礙,步日月而無影,聚則成形,散則成氣,當此之時,多積功德,汲引后學,施我法乳、善事廣作、天書宣詔,名歸上清,乘鸞跨鶴、遙步玉京、若有歸宗吾門下者,將此經典,印施百千萬本,遍布六陵八荒、吾當保奏天庭,名列仙班。」 真人說經已畢,時有諸天仙子,歡喜踴躍、異口同聲、嘆未曾有。

 

 

玉鼎真人贊曰:

 

仙師說法、五品玄文,諸神諸仙悉遙聞、成真賴此經、朝夕奉行、參悟是仙人。

 

 

 

 

                                           無 -

 


 

 

 

分享:

 

凝神定氣      物我兩忘         物我兩忘    養生的真諦也。

如何具有大智慧   沒有博大的胸懷      沒有博大的胸懷   哪來的大智慧。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  哪來的大智慧。  「名」為五欲之最難破?  色次之財又次之  色次之財又次之  食與睡更次之。  名心不死  食與睡更次之。  名心不死  無以入道。   無以入道。  養生有一項很重要‘~ 就是不能怕死。    怕死者陽氣不足  陽氣不足?    陽氣不足   死神就會找到你。  這就是道家所講的 : 修煉人要有英雄的氣質。   仁、智、勇三者缺不可。



至於:

         什麼是悟性?  什麼是智慧?  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    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  看待一切事物。  但一些庸人自擾的人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看複雜了  做複雜了。  繁和簡其實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兩個方面。   聰明的人看到的是簡單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複雜的一面。

 

 

 

 

 

分享:以下之網址/日誌與專欄/粉絲專頁

 

網域名稱:

 1~  無極道人金龍王.tw  】。

2~  無極真元-金龍王道長.tw 】。

3~ xuite.無極道人金龍王.tw

4~ xuite.無極真元-金龍王道長.tw

 

ㄧ: 無極真元:金龍王網路濟世專欄( 痞客邦官版)

http://enzo420116w.pixnet.net

 

二:『金龍王:無極真原修持專欄』(隨意窩官版)

http://blog.xuite.net/enzo420116w/twblog

 

三『金龍王  FB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enzokuo2000

  

四:https://www.facebook.com/WUJI.ENZOKUO

無極道長:金龍王導師 enzo kuo公眾人物 

 

五:https://www.facebook.com/WUJI2012?fref=ts

「忠德堂」點靈之分享與研討 :「無極道人 : 金龍王 道長」~  個人部落格。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易的智慧:

 

「損」:


損是一種犧牲、貢獻  它是吉利的  是沒有悔咎的  到哪裡去都是亨通無阻的! 雖然是以二碗飯米來獻祭  也是很好的。


初九:祭祀時要盡量節省  不要浪費  祇要自己常去做  就不會有悔咎。

 

九二:祇要自己貞正固守  那麼是有利征討暴徒的  這不會有甚損失。

 

六三:三人同行會產生猜疑  而損害到其中一人  一個人自己走  則會得到朋友。

 

六四:減少自己的疾病  病少了就會快樂起來  這是沒有什麼悔咎的。

 

六五:獲得了很多財富  同時沒有違反天道  那麼天道是會護佑著他。

 

上九: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可以伸展自己的志向  到什麼地方去都很好  而且可以得到部屬的擁護。


 

 

莊子ㄧ書提到天底下有一種真正活在「道」的人  這種人就是「真人  能成為「真人」之人一定是一位對生命有相當深入的認知!  他說:所謂「真人」就是對生命有真正認知的人  眾人的呼吸是用鼻子  而真人的呼吸是從腳後跟開始的  事情來了  他就以喜悅之心去接受   事情走了  他也不覺的有什麼婉惜  不用心智去損害「大道  不用人為去助長自然  最重要的:他對於道沒有任何的貢獻。

 

 

 

 對道沒有任何貢獻就是「不以心捐道」  「捐」就是貢獻   他的心沒有說要貢獻道  你的心如何貢獻道呢?  」需要你貢獻祂嗎?  有一次:黃帝在赤水北方雲遊   他登上崑崙山向南望時   發現他遺失了一件最寶貴的東西~『  叫「知識」去找 沒找著  叫「眼睛」去找 沒找著   叫「善辯」去找 也沒找著   後來叫了「無心」去找 才找著!  黃帝」疑惑地說:奇怪了~「無心」才可以找到「道」嗎?

 

 

 

「無心」就是不用頭腦   發自自性的表現!  對人:你要有心對道:你要無心!   因為世人都帶著一個複雜的頭腦   而道呢? 你無法帶著頭腦去見祂   』:必須「損之又損」   損到無法再損的時候  你的自性才會出現  當自性出現時 你才知道什麼是『』。

 

 

 

 

 

 

 

智慧」是由知識所產生   一個人有好的知識   有利於眾人的好知識   那麼他很努力地去追求是好的   因為知識就是力量   力量就是「權力」  而權力可以去造福他人或奴役他人。   戰國時代的慎子說過:飛龍駕著雲在天空飛行   如果云不見了   那麼飛龍就跟小蚯蚓沒有兩樣了   你知道卑劣之人能使役賢能的人  是因為他有權力    所以說:「」為平民時   不能治理三個人   而壞蛋「夏桀」做天子   卻能使天下大亂。   

 

 

禍福無門 惟人自招   外在環境的因果關係是如此   而內在以精神文明自許的人類   何嘗不也面對道德淪喪   社會秩序失衡的地步   大家卻未警覺/領悟這期中知道理!   人身難得:有如大海中   盲龜遇浮木   眾生在累世中   一世又一世的輪迴   染塵深厚   累積了眾多的我執/習氣   而累劫業力如影隨形   伺機等待機會討報而不自知?  深陷其中!   但也請不要忘了 自性修持」才是根本   才是當務之急?   

 

 

 

 

祝福大家:~無極平安/早日大道歸元。

 

 

『 金龍王 』~ 無極道人:**無極真元**網路濟世專欄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1) 人氣()










『大易的智慧』:

 

~『渙』卦~

 

「渙」有渙散的意思。  當人民精神渙散~不能同心協力時~身為國王的要到廟裡求神之護佑! 以聚集百姓渙散的心~這樣做起事來~才能亨通無阻。

 

 

初六爻:天下開始渙散的時候~如果獲得外來的支援~就可以

             有救了。

九二爻:在渙散的時候~要趕快奔走求救~仙安定自己~這樣

             才不會後悔。

六三爻:在渙散的環境中~要有向外發展的打算~這樣才不會

             後悔。

六四爻:在渙散中~小人都離你而去了~聖下的才是你真正的

             朋友~聚集這群朋友也是可有一番作為的。

九五爻:人心渙散~如果是大病出汗後才會有痊癒的希望~那

             麼這種渙散也沒有什麼害處的。

上九爻:一個人生病~以針放血(如中風~將十指尖放血則

            治)將毒血放出~就能轉危為安了。

 


 

 

大易的智慧』:

 

當一切都渙散時~君子要視實務而為之! 有次「孔子」路過一個地方~那裡的鳥感覺四周的環境有異時~就ㄧ舉向上飛~飛了一陣子後才停留在樹上!  「孔子」感慨地說:山樑上那隻母野鳥~知道危險就趕緊離去~妳看?牠也懂得識時務?  懂得識時務迓! 「子路」聽了~拱手之~鳥嚇了一跳就飛走了!

 

當你知道了『道』的人~你很興奮?  想把這則信息告訴天下所有人~可是全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人有需要去認識『道』~那您怎麼辦呢?

 

真正知『』的人~不可能是一位積極的傳教之士?  不可能是一位教主?  不可能是一位導師?  因為他們會讓每一個人~依他自己的方式~成就他自己!  這是不正確的。

 

此時:不用去告訴天下人『』是什麼?  應讓他們來找你~你不要去找他們?  當他們需要時自然會來找你!  所以你擔心什麼?  當他們來找你時~你就要把你所知道的全部告訴他們。

 

 

   

** 金龍王 ** ~無極道人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1) 人氣()

                                                                           

 

*應現無方章* 第五: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芸芸眾生,生生死死,蛻骨如山,而不能得道上昇者,乃係貪圖塵世中「形」、「情」「名」而起之狂妄而無止息之邪念妄心也。有此妄念,則神不清而氣不寧,終至神昏氣散,淪入敗部,遭受生死不停之苦難。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妄心者乃忘念也。 即念中成份含有七情六慾也。 此種妄念妄想,產於心中,則立刻使*元神*受驚,甚至使元神異位化為*識神*之小我,佛云:「有我罪即生」矣。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元神寶座被識神入主之後,則妄念湧出,而念中所藏者,皆屬有形有情有名的萬物,勢必與物混合以至於與物俱腐。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飽暖思淫慾,必欲貪之。 飢寒生盜心,必欲取之。 貪取之後,得之必傷元神 不得強奪,必傷生命。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蘇東坡曰: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如貪非份之物而欲取之,不論取得與否,其於事前、事後,必皆煩惱交集而擾亂此人之心田,贏得煩惱一籮筐而已。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

一國之中,奸人作亂,則一國不寧。 一家之中,壞人鬧事,則一家憂傷。 一心之中,妄想叢生,則神氣荒蕪而為害身心。

 

 

便遭濁辱。流浪生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污濁合流者必被污辱,全神全氣無念忘形者則仙,神氣殘缺妄念不息者則鬼,為仙則昇入清虛大羅之天,為鬼則墜入苦海冤獄之地,飛昇與流浪全在自為,莫怨天~莫尤人!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道者:乃係虛靈本性與元始祖氣()合一而成者。 此為吾人之,亦是眾生之,能保此根源者,即可昇為「仙真」,失此根源者,必然淪為下鬼,為仙則高居天堂,萬福駢臻~為鬼則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正心誠意,實踐忠孝仁愛,乃是行使真常之道的開端,至於內修證聖成真之功,則在於「自悟」二字~何謂「自」?//如何「悟」?

茲分釋如後:

『自』---( 無極 )賦吾人之真陽元神,叫做天命之謂性,此性乃與生俱來,不假外求,是吾人唯一無二的主宰,故名曰:」。 道家有「煉已」之學,即是自已修煉自已之本性也。 不靈不明者,煉去外染之污,使之恢復靈明,並加以存養之功,使之壯大。 聖人云:「成性存存」是也。

 

---卜者,乃豎心也。 即通天徹地之直心也。 古人云:真心即是道場」,「即此---也。 而「ㄧ」之兩側「八」者,乃一陰一陽也。 吾者「五」、「口」也,上「五」者乃金木水火士之五行也,亦即精神魂魄意也。 下「口」者口乃 無極圈 * *

修士修道應:

()---兩旁之「八」,併入這個通天徹地的直心「ㄧ」之中,而成直立之一成為沒有分別心之道心。所謂「一心一德」是也。

 

()()()()()()的五行之物,乃修道之內寶,必使這五行合一,纔能成為昇仙入道之造化,如何使之合一呢? 吾人應做神氣和合之功是也。神者火也,氣者水也,只要神氣和合,即是水火合一。 至此金()()吾人可驗之矣。 ---凡金屬之物,加火則化為液體,液體即水也。二金相錯,則立刻生火,由此可知金者乃水火之變體也,水火在握,自然金在其中矣。 至於木,木者可以鑽之生火,扭之生水,亦係水火之變體,得了水火,木亦在即在其中矣。至於水火二者,水力可以發電而生火,大海之中,夜半因波濤之動盪而產生火光,由此可知火在水中矣。 於此可知金木火之源,完全在於水中,至於水之與土---在地球之中,山有多高,即水有多高,高山之顛,仍有泉水湧出,土者,以真土為真,以泥塊之土為假,何謂真土?土塊之前身,元氣是也。 地球未形成之前,乃係一團雲氣在空中盤旋,久而化為有質的大地之土,而實際之真土,乃是「元氣」也。 由此可知五行由水所化,水由氣化者也。 試問元氣果係唯一之真土乎? 曰:非也。 元氣產生於真空之中,氣是真空之妙有,真空與妙有合而為一,即是金////土,亦即精////意~五者合一而入『 無極 * *」~真空之中也。

()將前者第()節中之* *,再與第()節之* ○*~合而一以貫之,即是一個「中」字,老子曰:「道在人中~人在道中」,此乃「道祖」之所言,亦即吾人所謂應『』者也。 如能這樣悟通造化,加以實踐修持,自然可以得道也。


 

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者,無極也。 真空也。 **者,「放之則彌六合」,可以通過高山大海,無盡太空,而成為其大無外之靈寶:卷之則退藏於密」,而成為**,其小無內之一點「.」,二者合一,即成,此乃真空中之妙有也,亦即無極之真陽也。仙佛聖真,皆由此出。  大地山河,日月星辰,皆從此產~是謂無形無情無名之大道,是謂:清靜無為之道體。 此道體也,「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永恆而無變遷,故謂之「真常」,人之修行能及於此,則可證清靜無染真常之道體矣。人人皆從此處源頭而來,自應返本還元,仍返回此故鄉之中,未知有道之君子,以為然否?


 

總釋:

此章:明言眾生不能得道之緣由,是由於妄念之起貪求身外有形之萬物,不管得到與否,皆是大傷神氣損我靈寶,以致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濁辱之中,受苦受難。 如果棄惡從向善,進修性命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原理及事實,修之不輟,在不知不覺中,自會有成,以達於常清常靜有至樂而再無苦難的真常境界  據道書所載,吾國自古及今,得道者不計其數,拔宅飛昇者,八千餘處,人人面前皆有一條上昇之路,近在咫尺,有志者皆可由此路而登清靜真常之無量壽域,愚於此祈禱上天,願無極眾生,人人得道~個個昇仙。

~全文完~

 

 


 

 *無極道人~金龍王*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0) 人氣()







*賢愚見識章* 第四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有修為有涵養的上等智慧之人,不與外界爭勝爭強,他只要正心誠意,以靈性守護命寶一天,即可奪天地一年之正炁,此乃雲從龍、風從虎、氣從神之事例也。 氣能化神而使性天廣大,此乃上士所獲之福也。 至於下士:由於多慾,爭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內在之真,終使神喪氣絕,豈不哀哉! 此乃賢愚之人識見及作為不同之處也。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上德之人,即使修到神仙天仙之位,仍然是「有若無~實若虛」,「清靜無為」而不自足自滿。 下德之人,一味從事「有為」之法,飄流浮沈於「」、「」、「」三害之,內無法突破小我而進入無我的高上境界。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無極」中的真陽(母炁),乃是「真道」,人能得之而成性叫做「德」。此道此德,是吾人之本源,應無念以養,無心以存,如此存養,纔能名為有道有德之士。 如果執色執空,執有執無,即是墜入死角,而不能自拔了。

 


 

總釋:


上士者,上德之人也。 下士者,下德之人也,「人能安分守已,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塵障,樂道抱德,自然靈性昇華,福壽無疆」,切莫執著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成為一個失去道德,孤苦而又飄泊於苦海的罪業之人。 台灣近來有兩位年逾百歲之老人,一為居於阿里山之男性老農,他如是高齡,仍健步如飛,聲如洪鐘,他人詢其養生之道,初則不答,久而始告之曰:「我有六個字的養生之法---一是「運動」,人不運動,就是「不行了」! 所以我每天必要運動,使氣血得以周流。二是「歡喜」,人的發怒及悲哀,如同遇上炎夏及寒冬一般,如果心存歡喜,就如溫和的春天,春天來了,萬物欣欣向榮,人心喜悅,則全身細胞如同萬物逢春,必然身體健康。 三為「知足」,一切煩惱,均起於不知足後的貪求,貪求無厭,不管所欲之物,取得與否,總是已使自已的精神受到損傷,如果能安於現在的環境,不管貧富男女,既得為人,都應感謝天恩祖德而心滿意足,如此知足,自然內心長樂而身心健康了。

 

 

 

 *無極道人~金龍王*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



~『 無極 』~


全神合道章 第三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神」是人的「元神本性」,來自「無極」中真陽之靈,心是元氣結成的東西,故古人說:「性而心也,一靈之中炯」。  西王母曰:「聲色不止神不清,思慮不止心不寧,心不寧兮神不靈,神不靈兮道不成。」  大道本無邪魔,邪魔是起於人心為外境污染後所化生之障礙,此障一起,「元神」失去清靜而化為污濁的「識神」了。


 

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七情六慾,是「識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貪念,元氣所結成之心,本來也是好靜,但貪慾之念一經萌生,則內賊作亂,牽動一心,不再平安了。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


古仙云:「慾從心起,息從心定,心息相依,息調心靜。」~ 此乃道家遣慾的法訣。


 

澄其心。而神自清。


有水方能澄之使清,道家修煉所用之水,即在華池之中,水之前身是氣,華池是比喻方寸之地的玄關一竅,心中之化神入於氣中,先凝聚而後溶化,凝凝溶溶,溶溶凝凝,守之以虛,忘之以無,自然而然心境漸漸朗徹,「元神」清明而超出來根六塵了。


 

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色慾,形貌,威儀姿態,言語音聲,細滑,人想是「六慾」。 陰精、陰氣、陰神是「三毒」。  這九種巨毒,乃是為害道人性命的罪魁禍首,也是一股可以傷害性命的邪淫之火, 修道之人,如能用先天元氣及先天一炁之真水,則可遣慾澄心於真水之中,把此邪毒之火熄滅滌靜,則自性元神必會如出水的紅蓮不再染塵了。


 

所以不能者。


名利、喜怒、聲色、滋味、皆是動心污神之物,如被此物所牽,不能糾正,則性亂情惑,永無出塵之一日。


 

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心不澄不清,慾不遣不靜,往昔帝堯讓天下與許由,許由聞後,急以清水洗耳,這是懼怕外境污染自性的表現,也是澄心遣慾的緊急作為。 要之能澄心遣慾,才能心性圓明,能心性圓明,才能脫出紅塵萬劫之外,反之~將必蛻骨如山了。


 

能遣之者。


古人云:鐵甲將軍夜度關,朝臣待漏五更寒,日出三竿仍未起,算來名利莫如閒」,這是遣慾後所得到的清靜滋味,人生百年,一過客耳,何必為了身外之物,而失去身內寶貴之精華,以促其速死!


 

內觀其心。心無其心。


此心不介入正、邪、順、逆,便是「無心」,無心之心,才是「真心」。真心之內,是元神所居之地,「元神」安居於此,才能成全本性之德,而合虛無中無形無名的「大道」。


 

外觀其形。形無其形。


肉體之形,乃本性元神之枷鎖,此肉體所以能形成者,觀乎太玄真人之言可知矣,真人曰:「一點圓明等太虛,只因念起結成軀,若能放下迴光照,依舊清虛一物無。」  玄天上帝成道於武當山的捨身崖,即此捨身二字,便是玄門中無上仙訣,不知捨身者,古真譏之為「守屍鬼」!   守此膿血之物,試問與道門中的「大道無形」,佛門中的「無我相」,儒門中的「毋我」~三教祖訓如何相符? 違了祖訓,即背道矣!  此點,凡吾後學,不可不知也。


 

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宇宙中有形之萬物,乃是幻化而生之假物;而遍滿虛空中,大道先天精華之物乃是能生天地萬物之真物,這種「真物」,老子曰:「道之為物,唯恍唯惚」,又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修道之士,應當認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後天有形的假物,如此讒算*修道修真*

 

 

 

三者既悟。惟見於空。


凡夫俗子,皆執著身、心、及外物三樣東西。 學道之人,又往往執著外面的法界,內裡的「元神」,遠處的應化(神通),以致『凡』不能證『聖』,『聖』不能成『神』!   能了悟肉體是,人心是,外物是,而皆摒棄,使大道賦予之神性,元氣所給之命寶合而為一,步入先天無形無情無名大道之中,即可超凡證聖了。  再進一步把法界、元神、應化,悉皆化去,便是到達「聖而不可知之謂神」的高上境界了。 到此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


大道無象,空亦有空象也,應再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則真空之境更加擴大與真實了。 石杏林真人曰:不知丹訣妙,終日翫真空」。能把此真空之道體,抱一以守,則丹訣無盡之妙,自可體會了。


 

所空既無。無無亦無。


大道無盡:修道到了空~也沒有處所之後,空也沒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則不能到達「無」的境界,再進一步做到「無之又無」,則無亦不立。 古仙教人「有無俱遣」,此乃遣無之道也。


 

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萬有萬法,皆歸於無,功夫到了無也沒有,則萬法皆空,一團極天蟠地的先天母氣,全其湛然而又圓滿之真體,「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其真常了。


 

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寂的功夫,做到了寂亦不存,乃是到了無為、無事、無慾的境界。 古云:聖人何思何慮」是也。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求靜必先遣慾,無慾則無擾,無擾則可晉入、「真靜」,真靜中涵蓋了大宇宙中的一切一切,可以成就本性中大一統的洞天,使它純之又純,以達真之又真。


 

真常應物。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感而遂通」,依舊「寂然不動」。乃是真應物之狀。


 

真常得性。


性是身心中之主宰,能做到身心寂然不動,則元神本性,可以安居其中,不再飄流而成長光大,先將一身之精華,團結和合而成至寶,晉而攢五行、會八卦、把大宇宙的精華,凝結成真,那便可以參天地之化育而與宇宙一體了 呂祖云:真常能應物,應物自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迴,氣迴丹自結,壺中配坎離」。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事來則應」~常應則無所不應。 常者道體也,應者靈機也,言道體可以隨機而應萬變也。「事去則忘」,如浮雲過空,雲過則天又清又靜矣。 基此前參,則知不管天之有雲無雲,而天體本靜,不管心之有事無事,皆可常若無心,無心之心,是為道心,是為真心,真心者,乃清靜無染之心也,亦即可應萬境萬變而永恆不變之心也。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人能清靜無染,即是元神本性恢復正常,清靜之心性,即是大道之真,保此道真,抱元守一,不再失守,便叫做「得道之人」。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大道之體,虛靈而無塵物,有人修道,做到頂有圓光,雲生足下,上真仍呵之為幻!一定要做到如老聖所說:視之不見」、「聽而不聞」、「博之不得」,讒是本性之虛靈在抱,成為真正得道之人。 然而到此境界,仍應損之又損,歸於『無極』,方屬妥善。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眾生者,萬物萬事萬念也,化者度也,化度眾生者,將此萬物返於無物; 萬事返於無事; 萬念歸於無念。 也一定要做到「萬物玄同,無是無非」,讒算度盡眾生而道功圓成。 自性的一真境界之中,再無半點邪妄,方為得道之士。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上述:形、情、名三者,乃屬道人修道之「性功」,性功之外,仍有命功在焉。所謂「命功」者,古人曰:命而身也,一氣之周流」,蓋充滿天高地厚之間,有一團廣大無際的元始祖氣,現今所謂之最高「能源」,它永恆的周流不息,化生三界,廣佈周天 道人如想具有握此氣機之能為,必先了悟本性,進而建全本性,方能使不可名狀而具有無比威力。 易經:群龍無首」,張紫陽真人曰:無限神龍盡失驚),可以貫金透石的祖氣,隨心御之,而無所不通不達,才算是/才有資格~「流傳聖道」。

 


 

總釋:


此章要點:在「遣慾」、「澄心」,將功夫做到「無心」、「無形」、「無物」的境境之後,還要把「」、「」及湛然之「」,也當做有名之物,遣而忘之。 以達於「真常」、「清靜」而做到「得道」的成果。 所謂「* 得道 *」:所得並非有形有像之道,乃是得證虛靈本性圓滿無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後,可以應物應事,玄同萬物,妙合先天的母氣,而涵蓋運化於萬有的內外---綿綿無盡了。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







造化自然章  第二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古人說:「為大於其細」上述大道之中,由無生有,而生萬事萬物,如同一個人體之中,有了萬脈及無數細胞一般!  這樣:人體是大道,而細胞便是小道了,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也」,此言確實有據,觀乎大宇宙中,有清水,也有濁水,有動態,也有靜體,有天有地,天動而清,地凝而濁。 有男有女,男子好動,女子好靜,男子有神氣之清,女子有敗血之濁,這等天地男女清濁動靜的不同,便是大道造化之中所衍生的小道,大道是本,小道是末,末由本立,古聖云:「本立而道生」,於此可見。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清、濁、動、靜,乃相對態,例如有了青天 ,才有濁雲密霧,運動到了極則便是安靜之體。 兩者互異互換的運作,才能形成了生生化化無窮無盡的大道之行。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人能忘其肉體,即是放下此身的有形監獄;有念無念,全都不用,即是放下心的無形牢寵;這便是與大道合體而步入「大道無名」的疇範了。  能如此,那麼人心便是「道心」,人身乃是法身,如此身心,既清且靜,可以容納天地而包涵萬有了。人為萬物之靈,也於此可以自知了。


 

總釋:


所謂大道中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公無私的運作,絲毫沒有一點自私的作為,這樣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境界,清、濁、動、靜、天、地、男、女、萬事萬物之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運行,浩浩蕩蕩無盡無休,人類際於其中,如果迷於萬境,隨波逐流,便是生死輪迴!  如果放下身心,合於大道的清靜無為,便是「道包天地,德被眾生」的高人了。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老子簡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為太上老君所應化,道教之始祖。太上老君,亦即是「太清道德天尊」,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合稱為「三清道祖」。

自古以來,老君曾多世應化,在燧人氏時,號惟用子,教其觀星辰,分春夏秋冬四季歲月,並教以火烹飪、結繩、冶陶製器; 在伏羲氏時,號鬱華子 教其畫八卦、起天干地支、制禮樂嫁娶,作宮室以代巢穴; 在神農氏時,號大成子,教其種百穀、明藥治病; 在祝融時,號廣壽子,教其冶石為鐵,造鐵器刀斧; 在黃帝時,號廣成子,授之以「自然經」、「陰符經」; 在少皞時,號隨應子; 在顓頊時,號赤精子;在唐堯時,號務成子; 在虞舜時,號尹壽子; 在夏禹時,號真行子,授之以「靈寶五符治水真文」; 在商湯時,號鍚則子,說「長生經」。

 

商末陽甲十七年,老君自太清仙境分身化氣,寄胎於玄妙玉女腹中,經八十一年,至武丁庚辰年,從聖母左腋降生,生而白髮,故名「老子」。

 

商紂時,自號燮邑子,受文王邀請而為官,後文王子減商建周,至周昭王時,老子辭官返鄉,途經「函谷關」,遇大夫「尹喜」。尹喜善觀天象,知乃大聖人至,遂求拜為師。後「老子」即於函谷關內手著「道德經」留傳於世,後尹喜亦得道,老君賜號為「無上真人」。之後老子西出函谷關,度化各國去矣。

 

 

 

 

**太上清靜經**

 

太上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生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 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 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 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清靜經』註釋

 

先天一道章第一

太上老君曰:

據混元圖記載:「老君無世不出,先塵劫而行化,後無極而常存,隱顯莫測,變化無窮,無為自然,永劫綿綿,陰翊皇度,玄之又玄,普度天人,不可具述。」 老君雖累世化身,但未有誕生之蹟,到了商朝第十八王陽甲之時,乃分神化炁,寄胎於玄妙玉女八十一年,至武丁庚辰年二月十五日卯時,從聖母左腋降生,誕生之地,即古之楚國苦縣瀨鄉曲仁裡,即現今之安徽省渦陽縣渦河北岸十二里鄭店子村,有遣址名曰「天靜宮」又名中「太清宮」在焉。 太上道祖誕生之後曾在商朝為柱下史的小官多年,後將道法傳授給涵谷關關令「尹喜真人」,著有「西昇經」,並接受孔子多次來訪問禮,而將道法默傳於孔子,如今仍可在孔子的著作中,尋出「道家修真」有據隱而未能直言之真訣妙法, 至於他完成一部巨著「道德經」後遂西出涵谷,到西域印度等國弘法利生,無量功德,難可備述。本書清靜經,乃係太上老君另一巨著,不知始於何時。

 

仙人葛玄仙翁曰:「吾得此道,曾誦此經萬遍,蓋此經乃是天人所習,本來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皆係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昇為天官;中士悟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此經之無比珍貴,於葛左二真人之言中可知,吾等後學,實應熟讀細參,默修默證,度了自已,再度眾生以及列祖列宗可也。下係經文淺釋。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道的解釋,是沒有天地以前,有一個沒有形狀的最高能源,它獨立獨存在太空中周行不殆,現在世間所有有形有像的後天萬物,皆是由它所生,它是不可名狀之物,而又大而無外,故名之曰『大道』。  這個大道:永恆不滅,萬天萬地,從它而生,由它而養,最後由它化解,還元收場,它是萬有之源,萬化之本。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有喜、怒、哀、樂、好、惡,種種妄念,皆是從一個「情」字之中幻化而發出,對外才有不同的表現,然而不可名狀的大道,雖然萬有都在它涵蓋包容之中,但它則是一視同仁,沒有半點偏愛及私護,觀乎銀河大宇宙中,無際無邊無盡無量的日月星宿,浩浩蕩蕩共同在大宇宙中旋轉運行,沒有止息,也沒有偏差,試思言種充沛的能力及作為,是誰給它的呢?那就是沒有一分一毫私情的大道。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有了大道之後,初生先天一炁,再生遍滿太空的元氣,後生環繞地球的大氣,元氣大氣交配,而產生不可名狀的萬物,長養所有的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這種大道,是萬有出生的根源,就連「太上老君」也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為何,勉強給個名字,字之曰「 」。

 

總釋:

此章是「道祖」教人知道什麼是萬有的根源,而這個根源,是沒有形狀、沒有情慾、沒有名字的大道之體,它是天地萬有出生之窩及運作長養的唯一操持者。沒有它,世界將是冥頑不靈,毫無生理及生機之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應當觀察它的永恆常存,而向它去學習,這便叫做「學道」。

 

學它的什麼呢? 第一要學它的「無形」,所以老君教人曰「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又教人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又何患」。 第二要學它的「無情」,無情就是無念,就是沒有七情六慾,能沒有七情六慾,心地才能清靜,本性才能永住。 第三要學它的「無名」,名是名字,萬象萬名,皆從無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捨去有形之身,忘掉肉體之我,即是大道無形之功夫;能做到一念不動,心地圓滿無缺,有如十五之月,中天之日,即是大道無情之功夫; 能做到上述的無形無情之後,在你性海無波之中,到了無一物可思,無一事之可言,不可名狀的元始先天境界,這個境界,即是神仙及萬有之根,到了這裡,便是不可名狀所謂無名的大道之體了,到此則萬褔併臻,圓滿無缺,常此涵養下去,經過了千變萬化,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無極太上混元真經 (七):

 

 

須知人之生也  負陰陽之神氣  故有三魂七魄  死則神氣脫殼  三魂七魄渺渺茫茫  七魄飄飄蕩蕩  不之何去何從。 到此毫無把握  若非勤修有素  終墬落地獄矣。


 

     須知人之生  乃稟承陰陽之神氣  藉父精母血而成體  其受胎之初  先天真性輸入於母體之內  此性即為原靈  亦即謂靈魂。  十月懷胎既滿人之降生落地即哭  一哭而靈光從頭頂而降落居於心上  處肝之第三葉下  此即謂之魂  至四十九天足  又有七識神居入其中  此即謂知魄  所以魂魄合之為性。  性即原靈之稱。  人故有:三魂七魄。人若死亡則其神氣脫出驅殼  三魂則渺渺茫茫  七魄則飄飄蕩蕩  不知從何而去  七日後之其死  至此始悔悟在世之所作所為  一直到四十九天其靈魂均受禁於地獄之中待審。 若到了此地步  則全無把握  在生:若有善覺/勤修功果/造功立德/多行佈施/功果圓滿者  其靈性就有光明  其身雖死其靈尚生  故不致墬落地獄  不必受七七/四十九天之拘禁而超昇直接回歸*無極*各天  而一般亡魂則受禁於地獄待審  功歸功/過歸過  功過相抵者  則可再輪迴轉世  若有過超於功者或因果業障未還/未了者  則送入冥府逐殿審查。

 

 

由此而分善惡  天堂地獄之別  天堂地獄之別  如能抱中守一  遵天道先聖之言而修  則天堂大道宏開  回歸無極有望。


 

     由此就可分出善與惡之分別  善者上天堂  惡者墬入地獄  若能集中精神守住純真之原(元)靈  謹遵天道/無極天仙聖之聖言而勤修道果/多做功德迴向*前世*累世之冤親債主  則天堂/無極天之大道宏開  而有希望/機會回歸無極各天  

    人稟天地之性  一靈降下來凡塵  各賦前世善惡功過之因果/業障  而承受今生榮枯得失之報    又今生之功過  則於死後為神為鬼是否超脫之別。   如生前有大德性/功德者   可與天同化    死後靈魂超脫    遨遊宇宙不受時空之限制     反之:生前痴迷不知生命之價值    隨波逐流    貪圖物質之享受   拋不開/放不下煩惱之三毒    終歸將墬入地獄而無法超昇。  是故必須以大魄力/大無畏之精神克服一切障礙     抱定志向~求道/修道/得道     一心一意地勤修並謹遵天道/無極天仙聖之聖言     積德樹功    鑽研真道/正法以得正果    如此天堂之路近了    大道宏開/啟發智慧/修道得道     則可:早日回歸無極天~我們本靈ㄉ故鄉

 

 

 

 

無極太上混元真經 (八)


 

只要一念純真  之門即破  魂魄散魄雖墜  人雖死體雖壞  修仙尚屬有望 。宜依本經而修  則魂魄可重聚  神華與人無異。

 

 

         只要精神統一  思念純正真實  認真修天道  地獄之門就可打破  也可以免去地獄再參與六道輪迴。 人死後其三魂雖然散去  七魄雖然墜地  其肉體雖然已壞去  但是:要修成為神仙  尚屬有希望也。  依照本『無極太上混元真經』所說ㄉ修道之法而勤修者  則其魂魄可以再重新聚合(修:三魂七魄歸元) 其精神之精華和活著ㄉ人無異  人為萬物之靈  其性得五行齊全  與天地並列為三才  身秉陰陽二氣  純陽為魂  純陰生魄  人再生前能修煉到棄陰存陽  死後靈光可以燦爛  其靈性則可以永遠長存。

 

 

 

再造善功陰德  亦可達成鬼仙  從此再接再厲  神仙亦可冀得。 此乃地府修真  與人修道無異。五教均循此理  早已發揚光大。

 

 

         鍊道必養其性  使之不亂  修心必齊其心。 欲見其本性定要靜心  欲明其心更要參禪靜坐  參禪不可無行善   行善不可無參禪  缺一『道』則無法練成。 故死後能繼續修煉  再加行善功  造陰德  亦可達到成為鬼仙  從此再接再厲而勤修  神仙亦有希望可以達到  此乃地府修真道之法  與世人修道之道理無異。  如凡人身欲修煉仙體  必修道德心性  心不戀五蘊  道心乃明  性不著七情  元性自見  欲見本性則要鍊心  要鍊心則要參禪靈修  參禪靈修鍊道不離 五行  處世待人不離五德 ////  靈得靜/心得安  即:靈安體順  心安則無妄想  善心能發~性則明  性明則無幻夢  立志善願~體行天道  素行 端正  虔誠濟世/度人行善  登九天之喜  功果圓滿立言/立功/立德  三千果滿則*大道可成。五教:儒////  均循照此理  早已發揚光大的。

 

 

 

 再諭諸天高真  無極/南天主宰  以我此道真詮  廣佈天人週知  使其認理歸真脫離供常之業。

 

 

完經讚:

混元寶卷  無極真詮  三曹普度降真傳  說法啟經筵  格守靈篇  先天賜奇緣

 

 

 

再諭示諸天神仙  無極南天主宰  乙太上天尊此混元真經裡的真理  真正道理  使其能修道成真  脫離無常之苦樂。

 

 

    此經乃混元至寶之經卷   是『無極』之真理   為普度三曹   乃降此真傳   說法氣啟開講經道場   希遵守此靈驗之經篇  先天就可賜與奇緣也。

 

 

          ~~~全文完~~~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無極真元聖道:無極道人~金龍王網路濟世專欄  恭錄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1) 人氣()




無極太上混元真經 (五)

 

人能欲則近道  人能無慾可造道  無論男女能寡慾處處方便可入道  無慾則清清則靜  靜則明明則入真。

 

       人ㄉ慾望士無窮進盡ㄉ 慾念牽掛糾纏難免爭名奪利 以致迷失善良ㄉ本性  陷入煩惱痛苦之精境  。人之慾並不是先天ㄉ 是起自後天  因此必須以修德而淨化自己後才能克制慾念尋回良善ㄉ本性  故人若能遠離慾念  淨化自己則可以近道。 宇宙是虛空~人生是虛幻ㄉ  既為虛幻又何必固執於物慾呢?  一般人都是喜歡追求快樂  快樂分為兩種  一種是精神上ㄉ快樂   一種是物質上ㄉ快樂  人因為過於貪求物質上ㄉ快樂而產生煩躁/悲痛/憤怒以致自造浩劫陷入劫數。 所以修道就是解脫之路   解脫煩/惱解脫生死以免墜入劫數。 如世人精進修德/修心 而達心地光明廣大  不存貪慾則可得真理。無論男人與女人  若少慾念  則處處皆方便之門  可以入道門 。 人若無慾念  則精神清朗 清朗則合乎平靜  平靜則名理  明理就可以入真 。人之五蘊之中  一切物質現象士主腦  有了色 才會有眼 ////意ㄉ感受  這修感受引起了心動   心即是造成因果ㄉ根  人要有一點點私心  有絲毫ㄉ牽掛  心裡就有了黑影  這黑影便*遮敝*了靈性  故如能棄掉慾念  心則能靜  心靜則能明理 明理則恢復靈性而達**

 

所以先天之智海  慧珠朗然而出現  更能守正而勤修  責人道可接天道  所謂:本立而道生 。聖人明訓作*右銘 三曹普渡先修德  進修大道自然成。

 

 

        人性縱然一時為私慾所淹沒   但私慾終有消退之時  如能堅志勤修  人先天之智慧/靈光  則驅逐了陰暗私慾而進入光明大道之境  所以人得先天之智慧  更能堅守*正道*   奮勵修道 *人道*可接*天道*。 修道須要實踐「道  」 道有德就是*道德*  /德本是一體  **不可見 **是「道 」表現於外ㄉ作為  所以修道就是修德。三綱五常是* 四維八德亦是* 身體力行/多行功德  宣揚正道/正法才是*修道 故修道必修*內聖**外功*   內聖:是在克己離欲  是修*人道*     外王:是在救世  犧牲自己ㄉ利益   以幫助他人是修*地道*。如此勤修人道 /地道可以消除自己ㄉ習氣   習氣既消   即:昇化為*天道* 自達「天人合一」之境(修道人/修持之人為:神人合一)。所以根本若樹立  則道理自然而生  此乃聖人之明確教訓  可以作*座右銘*  三曹普渡乃由德先修  然後進修*大道*之理  自然可以得道/成道。



 

無極太上混元真經(六)

 

上可渡河漢星斗   氣天諸仙成大羅   中可渡人間生靈   芸芸蒼生脫離輪迴   下可渡地府幽冥   餓鬼畜生可超昇。 *禪入定古修法   時運變遷法亦遷   修德修身修功果   依然成道列仙籍*

        現 在三曹普度之期   上可渡天上銀河星宿   天上眾仙成為大羅天仙   中可度世間之生靈   芸芸蒼生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下可度陰司地府/餓鬼畜生亦可得超昇。  乃應天運而推行以道理感化代替玄奧之工夫   古之修道   必須放棄家庭名利   或皈依佛門   或隱居深山   坐禪入定修玄深之法。 現在時運變遷    方法亦變遷   若勤修心養性   明道德/守綱常修身修功果   亦然可以成道而列於仙籍。

 

天尊喟然嘆曰   時當叔季之秋   世道澆漓不堪   道德淪亡已久   三綱五常不守   四維八德難行   人心不古   頹風無力挽轉。  

 

        元始天尊大大ㄉ嘆息而言:  當此衰亂將亡之末世時   世間道理已浮薄不能支持   道德已喪失長久   世人都不遵守   君為臣之綱    父為子之綱    夫為妻之綱等三種重要而人際關係不可紋亂ㄉ三綱。    也不守五種人之常行道理~仁////信五常    所以禮/// 之四維及八種善良正直之品行~孝///////恥之八德難以遵 行   人心走向已不如古時   風俗敗壞之風氣   已無力可挽回也。

 

 

因而觸怒天顏    降災厄成浩劫   歲歲瘟猖肆   世界干戈不息   世人三毒障深   五蘊八邪業重   如不懸崖勒馬   早日回頭是岸   一旦失去人身   萬劫難復為人。

 

        好多 世人之言辭舉止漸遠離正道   仁慈本性及道德觀念逐漸式微消失   因而觸犯上帝怒氣   降災厄而成浩劫    年年瘟疫猖狂   世界戰爭不息   而逞干戈。 須知人都是從無級天來降下凡間    是藉著父精母血來形成   數十年ㄉ歲月   形體總會壞空   但雨聲俱來之一點真靈氣   才是永遠存在ㄉ。 人來到世間就是借用外在ㄉ生活環境來考驗本來之*靈智*    所以有親情之牽纏   有順逆之境    以及種種引發心動之事與物    然而世人深受三毒之障礙   五瘟八邪之業重   迷迷糊糊ㄉ來  又迷迷糊糊ㄉ造下罪孽   然後帶著沉重ㄉ罪業包袱痛苦ㄉ離開   離開人間之後真靈久必須承擔一切罪過   接受陰間痛苦之刑罰與折磨    身體有生命固然重要   因微人身難得   但並非重要就不做事  當大限一到    捨不得ㄉ亦要捨    放不下ㄉ亦要放下   唯一隨身者:即是善與惡//功與過 。故應看清一切   認清身體三寸氣在   好好修持/修身   好好反省懺悔  利用體之思想/體力   來替社會服務   行功立德//造福鄉梓//施捨財物//救濟貧困   只有人身才能學成大羅天仙   一旦斷了氣則機緣已失   雖曰:道法無邊   卻是難度無緣之人   則雖經過萬劫亦難復為人也。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1) 人氣()







無極太上混元真經 (三)

 

原文:

        『人生之出性本善 其性相近習相遠  是故順天者必昌  逆天而行者必亡 。人心若與天心契。自能成仙或成聖。三曹普度應天應。道化玄功自廣達。』

 

        人出生之初性本是善良的 但隨著時間ㄉ發展 所處環境之不同 所受教育之差異 以及生活習慣等彼此間之差距就日漸增大。人得天地之交感稟天五行之炁而化生 故說天地生人 人得天地之靈 其靈性本善 可惜靈降凡塵後 隨著智慧漸開 知曉世情 或為物慾所蔽 或為七情所染 或為貪//痴愛而喪失其心性 或為酒色財氣而失其德 。但人之本靈究竟來自天地 是天地之間ㄉ代表 天不說話而人能說話 地不能做 人能創造 人和天是相通ㄉ 合乎人道就是何天道 合天道則是人之心與天之心相契合 。如能順天 天就應你 逆天就降災 人若順天裡而行 則必定昌盛 。若逆天裡而行者 必敗亡也 是故:人心若與天心相契合併一眛行善 自能修成正果而為仙聖也。現在為三曹譜度之期 上可度天上河漢星斗 氣天諸仙  中可度人間芸芸眾生  下可度地府幽冥鬼魂 此時期乃應天運而行 以道理ㄉ感化而代替古人修道之玄奧功夫 則可廣闊地達到大道。


 

『莫因歷劫罪業深 遂致難償冤業債 返本還原啟玄微 認理歸真堅修志 。從此說法明大道 應予信奉而勤修。』

 

        千萬不要以為曾犯過很多錯誤 經歷劫厄/業障太深而覺難以償還冤孽之債 。須知大道是光明ㄉ 祂照耀著塵世間 人人可見 人人可修 大道甚易行 人生片刻也不能離開祂 ~道~。人縱然一時為私慾之魔力所淹沒 但因人有良知 (本靈)只要堅心勤修正道/ 正法  自會大放光明  驅逐魔道/外道  喚醒人ㄉ靈性。萬物之中最靈  修煉易容易 靈是從『 道 』而來  勤修天道就可以得到靈ㄉ力量 但必須「錬心」 鍊心必須套住心猿意馬  亦即是要 遵守戒律  不可踰越。 並要時時刻刻ㄉ接近道  使你 ㄉ精神永遠聚在一起 而不分散  自可還你本來之面目  以啟開玄妙微奧ㄉ真理而得到清淨無為ㄉ真性。


 

『道也者天下為公 由天道而接地道 由地道再接人道 此乃大道莊也 所以一心若二念 三毒染成難脫苦海 貪嗔痴者最難醫。』

 

        到此為止 之前所談為  淺述「天」「道」「人」之關係 後章將要談到*自古混元未開則有道 道之理乃大公無私正直之大道  絕無偏私。  道在天為「理』~賦於人為「性」大道化育萬物 人秉受大道 得天地之孕育與滋長  由天之道理而接地之道理  由地之道理再接人之道理  此乃大道理  像一條平坦ㄉ大路 然則要達到天道  必須由人道修起 再修地道 始能得「天道 」。人道即是人本主義 為專修作人ㄉ道理 主要乃修克己ㄉ功夫 要淨化自己  淨化自己本靈則明  靈明而後才能再往高處邁步 。道ㄉ表現於外即是「德  」。故「修德」即是」修道」。貢獻於社會是位發揚「地道」之精神  人與人主要是依賴於『愛』ㄉ力量  愛是結合人群ㄉ原動力  因此兼愛是發揮地道ㄉ基本力量  故修道者:首重克己~淨化自己  培養浩然正氣  進而兼行善功  再昇華為肯為社會/國家/人群犧牲 。此責人道接地道也  修天道ㄉ功夫再昇化  昇化ㄉ功夫又在「無為」 無為ㄉ功夫在勿我兩忘  此為*至誠*之由來。所謂至誠則是抱一 抱一不動就是一心無二心  專於一心 至誠可以通神  所謂「心誠則靈 」。一心若有二念就能染成三毒  則難脫離苦海。人類痛苦之根源 一切煩惱都由它而生 人常為此而毀滅了自己  由此三毒反覆作祟  不僅使人生受盡苦難 死後還要帶罪孽墜入輪迴  是故修道應培養寬恕 慈悲之心  光輝純真無私ㄉ本性 修身對內 功德對外 內外兼修 天道自然可得。~有緣再續~感恩『

 

 

 

無極太上混元真經 (四)

 

 

原文:


『然則  大道本開莊  須知先天有一炁  混然一氣生二儀  三才開於子丑寅  是故二儀生四象 四象金木水火名 五行水火木金土 行者順天行氣也。』

 

        然則:大道本是寬平通達之大路 先天虛無大道生於混沌未開之始  混於虛無之中。 期大無限 期小無法計量  至微至細 至玄至妙 炁之所到無不是道  故說:大道是開莊之大路。  須知先天有一元炁   合一炁而生兩儀  三才(天//人)開於子//寅。所以乾坤生四象 四象即是金///火 五行乃金////土。 道教哲學是由到家基於易理而來  即以大**之說:無極生太極  太極分陰陽兩儀 兩儀生四象   並生八卦。 此皆是由陰陽二炁交合  而生五行(木////水 五氣) 然而此五行分佈於四方(東西南北)  運行於四時(春///冬) 而化育 萬物 變化無窮  五行之運行即順天行氣也。

 

  『上下四方謂六合  超出六合謂無極  七政稟氣懸於天  八卦 乾/ 坎 /艮/ 震/ 巽/ 離 /坤 /兌。物象懸掛以示人。』

 

       上下與 東西南北謂之六合  即天地與四方  超出六合之外  謂之:『無極』 天有十三層天  由十三天再分為三十六天  天外之天謂之:『無極』。  天內之天謂之:『太極』  故有:無極生太極   太極生兩儀之說  /月與金////土五星合謂「七政」 都稟受天之氣而懸於天。   當陰陽未分 天下混沌未開之際為『無極』  宇宙萬物由此漸有創始ㄉ跡象時   稱之為『太極』  由太極分為陰陽而形成大地   這陰陽/剛柔便是稱為「兩儀」 兩儀再進而產生「四象四 像有說是四時ㄉ季節   (春夏秋冬)有一說是金///火四者   四象產生之後   便有了宇宙萬象萬物ㄉ八大組成原因    即為八卦   代表:天///////澤。  其卦名為:乾為天/坤為地/坎為水/離為火/巽為風/震為雷/艮為山/兌為澤。  由八卦相互激盪/變化進而產生一種錯綜複雜ㄉ變化   這種複雜ㄉ相互變化正好是「易經」ㄉ一個代表象徵反映   所以易經以卦爻 ㄉ變化作用    以當人類ㄉ借鏡   另一方面以易經 通於宇宙自然ㄉ原理  來求得人類在做人/處事方面ㄉ應用。

 

    『九宮乃北辰所居   取其數以僕吉凶   十方乃東/西/南/北與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合上/下之稱   修道者須知之概要。』

 

        九宮 乃北辰九星之居所   北辰九星中有七個是顯露ㄉ   另有兩個士隱蔽ㄉ乃代表神之九竅。  據說:四千年前夏** 治水時於洛河得一神龜   其神龜背上有洛書圖   圖上有一至九之數字   然曲其數配陰陽以僕吉凶    十方   乃修道者必須知道   上述有關天文/陰陽/方位等之概要知識    以期再深入瞭解宇宙人生    走上正確之修道途徑。~再續~  感恩。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無極真元聖道:無極道人~金龍王網路濟世專欄。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4) 人氣()



淺談 無極太上混元真經 (ㄧ/二)


 無極 太上混元真經 ~ 前序


 

        太上混元真經:是天道之奧秘,包羅萬象從混沌未開,,從乾坤未定之前至現今之社會,世人應信受奉行之真理,是『 無極』 之秘本。經文中以淺白文字,闡明奧妙之真理,論述天道雖玄妙難懂,但乃為有志學道者必知之概要/知識,教示修道者必須奉行之道理,如能了悟經意,不只是修 道人,上至神先下至鬼魂皆可修道成道。

       在宇宙未開,太極未分兩儀,天地日月尚未形成之太元之前,謂之『 無極 』。在此 無極 即有混元之一炁,此一炁亦謂  先天道炁 ,是無形而能生育大地,無情而能運行日月,無名而能長養萬物。因它乃是無名, 道祖 則勉強將其稱為『 道 』。道 是先天道炁,亦是天地之元精,天道之原始。


                 經文   元始天尊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未分時。其炁尚混沌』。

        元始天尊說:無極生太極經過八劫ㄉ時間,陰陽兩儀才分開,兩儀未分之時其炁其元,混混鈍鈍。猶言 無極 乃生出天地,所以未分天地之時,初名叫「混沌之世」,此世無有日月天地風雲雷雨山川草木飛禽走獸以及魚鱉昆蟲之類,且日月未明/陰陽未分,天地何而為一, 清濁不分,昏昏濛濛,故說:混沌就是『 無極 』。

 


                玄元聚一炁。始肇啟鴻濛。分陰陽之象。乾坤始定位』。


        無極之幽遠道炁,聚焦而為一炁,始啟開自然之氣,而分陰陽之象,始定天地之位。則說 無極生太極 ,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為根,分陰陽兩儀,陰陽變合而生水////土五氣(五行),五氣順布四時謂:春///冬, 故說道乃以太極陰陽為體,而五行運化為用,永恆實在之體,是混沌未開之精靈本體。此本體又稱「無極之精」,或謂之『 道 』。道化生萬物,變化神仙,道生天地,天地生人,人得天地之靈,是天地之代表。


                天地開於[]。其輕清之氣。一萬八百年。上浮而為**。日月與五星。共稱為七政。乃天之精華』。


        混元真經說:天之系統開於「子」時,其輕清之氣經過一萬八百年一浮而成為天,此上浮之精華凝結而為日月星辰,則日/月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而為七政。


                地統開於「丑」。其重濁之氣。一萬八百年。下凝而為**。山川海河嶽。乃地支靈氣。融合而結成 』。


        地之系統乃開於「丑」時,其重濁之氣,經過一萬八百年,下降凝結而為地。山川海河嶽,此乃地之靈氣,融合而結成的。


                 人統開於寅。有萬物之靈。氣稟於陰陽。道敦於化育。而生生不息。與天地同參。故謂之三才


         人之系統開於「寅」時,輕清之氣上昇為**,重濁之氣下降為**,而清濁混合之氣則為**,其元氣受於陰(地)陽(天),乾(陽)道生男,坤(陰)道生女,二氣(陰陽)交感,化生萬物變化無窮。又說,道生天地, 天地生人,人得天地之靈氣,天是一大天,天有日月,人有耳目,天以日月為陰陽,人以血氣為陰陽,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人有三百六十五骨節,天有八萬四千星 斗,人有八萬四千毫毛孔竅,天體圓,故,人之頭圓以象天,地體方,故,人之足方以象地,因此萬物之靈,人與變化運行不息ㄉ天及生育萬物之地同參而並列稱為*/*/*人三才。

 

無極 太上混元真經  (二)


         經文: 上天能覆物。下地能載物。萬物眾群生。盡受覆載恩。『凡外具有形。有質之體者。其內著有相。有相之跡者。合還本返原。均沒有烏有。

 

   上天能覆蓋萬物,化育萬物,下地能負載萬物,生育萬物,萬物能與眾生靈盡受天 地覆載,化育生育之恩情。凡外表具有形狀,有質之物體者,內有顯明之色,有相之跡者,則不論有形/無形ㄉ東西,最後都將自然消滅,皆回到其原來,均化為烏 有。如人ㄉ靈性來自*無極天*~故人能修得清靜/圓滿之*真性*,死後可返於無極天,自何處/何天下來~可再返於該處/該天?而人之體則自然消滅歸於土。

 

      此為提示世人應瞭解五蘊ㄉ存在都是空ㄉ,外在所有一切有形ㄉ存在指ㄉ是*色相*,內在無形指ㄉ是精神方面ㄉ感覺/意志/知識,而這修有形ㄉ東西必將毀壞,無形之精神作用,則隨時間ㄉ轉變而消逝!

 

         經文:天地之定理。無偏亦無私。如三清五老。神超於六合。亙古而長存。似太乙金仙斂氣於三界。歷劫而不壞。悠然配元會。神氣永不滅。


 

    天地所定之至 理,無偏亦無不自私,此至理即是『道』~上天之道化世界是無私偏ㄉ,天地陰陽四時日月,星辰云氣飛禽走獸,凡有生命之物,皆取之於『道』,而『道』也不減 少,全都合併於『道』~道也不增多。如『三清道祖』/『五方五老君』其神氣,天地之至理,都超出於六合,天地之外,亙久而長存。天地之至理又叫『道』。 『無極老母』聖示:亙古之初,未有天地之前,原是一片太虛,太虛者~虛而無物~在虛無之中混然產生一粒種籽,此*種籽*好似一股力量,但無形狀亦無固體, 亦無聲/無臭而永遠常在。茫茫而不明,不分晝夜,周流於宇宙之間,毫無罣礙。祂(天地之至理)是創造天地萬物之老母,故號其名曰『道』。

 


   『 道』既無形無體,恍恍惚惚,彷彿裡面有個像,有彷彿有個物,彷彿是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至今藉此**可以看到萬物,一一而化生。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而累進,生化千千萬而之無限。此道比天地早有,比天地之生存更久遠,永遠不變其本質,能適用萬物!鳥得之而能飛/魚得之而能又游 /獸得之而能走/人得之故能生存,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用 **~而不能見其形。故上天之道化世界是無私無偏ㄉ,萬物皆由此而起。如三清/五老 得上天無極之道,其神氣超出六合,又似太乙金仙收其神氣於三界之中經過劫期,神氣能仍然不壞而配合偏地歷經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唯一終之元會,其神氣仍然永 遠不會消滅。所以:道之高~高而不能察看~身而不能測量。


      

         經文:鴻濛既判肇陰陽。坤地乾天已定位。萬物秉氣而化生。世界從此而造成。萬物之中人最靈。實乃天地之精英。

 

    無極之道炁 聚集成唯一炁,始啟開自然之氣,自然之氣既然判定形成,乃肇陰陽之象,陰陽動以*坤為地*/*乾為天*而定天地之位。萬物得其兩炁合而化育生長,變化無 窮。乃從此造成大千世界。人稟天地五行之炁而生,故萬物之中,以人性最靈,實乃天地之精英,因之人要學道易成,不可迷惑於酒色沉淪於名利,著相於外道,行 忠孝廉節以修其身,養其*真元*,修性命陰陽,以物其真道。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4) 人氣()








仙宗丹道真詮:孝師篇~第七

 

 

凡學道修仙者  務必敬仰如神  慇勤伏侍  日夕不離  低心受教  事事尊依  逆來順受  順考莫貪  苦志堅心  自然明師真訣肯傳  不然者狂遇良辰。  故曰:今世者若不修成道  萬劫不能超  你學道心好高  不肯低心下氣拋   願往地獄受煎熬   勸賢良  要好親師近益友學道高  敬師尊/孝順好  求師指示上天橋   勤護道辦事好   苦行限滿方成道   金丹結/聖胎圓/陽神透出九雲霄   到此時哈哈笑  孝順師尊天來報。

 

 

 

訪師修真論~第八

 

 

修仙必要仙傳  方能悟得玄妙  藥物成得金丹聖胎  若投盲師是他自己不知   焉能教人   凡修仙學道者   必得前世有功   今生有德  還要祖善不昧   德感天心   方可得遇明師指點   修煉法則   自立衝天大志   鐵石心堅   萬緣了卻   又必財侶雙備   覓一靜處   方可安身  若然志弱性劣  心貪牽連  難捨難離  況祖人無德   自己無功  不能感天  至人難遇   真訣不聞   不能真修實煉   祇得修持旁門  來生鴻福與仙道遠矣。   倘若正道已得   死心定意   言不相交   身若泰山    再訪兩箇伴侶護法   出入有時   手不妄動  心不亂思   口不妄談   耳不妄聽   是為保精養氣存神之道也。

 

 

 

緣對論~第九

 

 

世之因緣  不可對也   我ㄧ緣二對三棄   緣倘有我在   不能了道  無我方能道成   切不可緣對    緣對者~障道也。   又曰:無名火從因緣而起   萬緣不著   空空無心   無名火就可滅矣。  蓋妄念起處 即生滅  妄念息處 即是 :『真元』  故云:門以正念為本   釋教以無念為宗   無念者:掃除邪念   念有/念無/念善/念惡   乃至苦樂生滅   即名「邪念」。  一切掃除   無心無念 謂之「正念」。  上古仙佛聖真   皆因冥心息念   而得玄妙也。  古聖云:玄妙真訣無多語  識破原來笑殺人  凡精氣神三寶   皆從眼耳鼻舌身心意散失   外不能堅固   以致未老先衰   不能長生也。  若能訪求明師指示   鼎爐劍琴四象和合   又將精氣元神收歸於內    安爐立鼎椵煉   可能精滿生氣   氣足生神   神全~神仙成矣。   光照大千與神佛仙聖齊肩   逍遙天地外也。   又曰:修仙一事   別無他術    初用敲竹喚龜   鼓琴招鳳之權法  次用龜蛇盤旋   龍虎爭鬥   嬰姹同房   黃婆伴侶   靜養龍珠   不失時候   運行抽添   丹成止火   溫養聖胎   鉛乾汞盡   胎圓出神  調神出院   變化無窮  天仙成矣。

 

 

 

真心修行說~第十

 

 

修行必得真心實意   還要慈悲/忍辱/貪嗔/痴愛    萬緣頓除  古人云:不離方寸無間斷    何愁淨土不圓成   欲想通神顯現   只要一年   晝夜無休息  行住坐臥轉分明   晨昏時刻看火候   纔可胎神保得全   守到食氣已絕   二氣全無   百脈俱定   方可陽神出現   變化通神   任他天地有壞   這個不壞也。

 

 

 

辨道論~第十一

 

 

修煉金丹   許多難處   築基得玄妙   藥物是真。  不見玄妙  藥物是假   採之無成也。  又水源清澄   藥物是清   水源不清  產藥亦不清澄   採之無用矣。  採藥之時   採不老不嫩   金丹易成   倘藥老太過    亦不用太嫩藥微   亦不能成丹。  然煉丹之法   難之又難   不得真傳   大道難成   又曰:得了一 萬事畢   豈不是無心繫事   無事累心   既無心無事   心空朗耀   對鏡無心  萬緣不礙   可以入室下功  不然者枉費財力。   故曰:得道者如兔角  果有明師    傳授真訣   學人心誠意切   勤行不怠   苦志堅心   立功立德    如是之人   那有不成之理乎。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0) 人氣()




仙宗丹道真詮:  人道說 第二

 

 

欲求天道長生  先盡人道為務  人道者何?  為人君~止於仁   為人臣~止於忠   與朋友交~止於信    古來忠良~不少談敘    你們知聞    但凡忠臣良將   為國亡身   固若干般   忍辱無事~死超天堂聖境    又有節孝之人  沒後引入仙班。   上天絲毫不漏~善惡賞罰分明。   呂祖云:欲修天道人道合仙參而行之  仙聖同肩   蓋天豈有不忠不孝之神仙乎。

 

 

仙宗丹道真詮:  天道說 第三

 

       

        天道者:天理也   虛無浩然之氣曰    道存則生~道散則亡  乃是殺生之王也。   人能窮究性理   天道近矣。   中庸云:天命之謂**~率性之謂**  曾子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止者: 止住名利恩愛   一切妄想    對影無心~萬緣皆空   是為「知止」。   知止而後心可定矣    定者:定在氣定之中  如貓捕鼠~如雞抱卵  一念不起~一塵不染   以為定。   能定而後可靜   靜者:內無其心 外無其形   杳杳冥冥   虛極靜篤之時   是為靜也。  能靜而後可安  安者:神氣沖和薰蒸一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萬法歸一   神凝氣聚   百病全消   是為安。  能安而後可慮  慮者:知覺不昧~一陽初動   藥產神知   此時必要慮也   不慮真氣聚而復散   狂費前功矣。  心意恍惚   藥產外馳   用意採藥歸爐   倘然心不慮   則神馳氣散   藥苗不能歸根   故曰:慮而後能得  得者:得藥也。  得藥歸爐   封固溫養   候時採藥運行「周天」  升降之法度   候者:藥苗老嫩之時候   動旺不取   當面錯過   久煉氣足  金丹有成矣。

 

 

仙宗丹道真詮:  三花聚鼎五氣朝玄論 第四

 

 

       三花者:精/氣/神也   精氣神者   夜住於腎~晝住於三   三者:在耳~在口~在目   視聽言動   日日漸虧   修丹之士   將三寶收歸於金鼎之內   是謂三花聚鼎   五氣朝玄者:即金/木/水/火/土也   晝夜各按方位   晝則:金氣住目~木氣住耳~水氣在口~火氣住鼻~土氣住皮~夜則:金氣在肺~木氣在肝~水氣在腎~火氣在心~土氣在脾  日有所衰    故必明師指示   迴光返照    朝聚於玄關之處   是為五氣朝玄也。

 

 

仙宗丹道真詮:  玄妙論 第五

 

 

       學道不得玄妙~大道難成   玄妙者:機關也   凡事都有機關   萬物亦有玄妙   天文不知玄妙~星宿難曉   地理不明玄妙~正空難逢   旁門不知玄妙~無人信心   外道不得玄妙~陰神難出   修行不識玄妙~/難分   訪道不明玄妙~明師難曉   求道不明玄妙~口訣難真   參丹經不識玄妙~/難辨   煉己不得玄妙~萬緣難了   築基不得玄妙~一陽難生   外藥不知玄妙~小藥不產   採藥不得玄妙~藥不歸爐   口訣不得玄妙~老嫩難分   採取不得玄妙~藥不同行   運用不得玄妙~藥苗不轉   溫養不得玄妙~時候難分   武火不得玄妙~神氣難分   進火不得~空運「周天   退符不得玄妙~藥不歸根   沐浴不得玄妙~神不沖和    用功不得玄妙~金丹不結   小周天」不得玄妙~藥火不止   採大藥不之玄妙~大藥不生   大周天」不知玄妙~藥不通關    過關不知玄妙~藥聚復散   歸中不知玄妙~藥物難牢    養胎不得玄妙~食氣難絕    定胎不得玄妙~聖胎難圓    超脫不得玄妙~難遷上田    乳哺不得玄妙~天仙無分   面壁不得玄妙~金仙難成。

 

 

       問曰:玄妙如何得法   答曰:心法玄妙   必要師傳口訣   玄妙載在丹經   故必覓訪明師指示  玄妙法則   大道可成   金丹可結  聖胎可圓   陽神可出    天仙可成矣。  上古聖人  口口相傳  玄理不載於經中。   古聖人:口訣在經~不敢明露    現在聖人:不但口訣在經~人劃圖像  使修丹之士   參明丹經求師指示玄妙   撥清入室   下功:必先戒除淫身/淫心/淫念   倘若除之不淨    焉能煉得精/煉得氣~金丹不能結    聖胎不能圓    故必煉得淫念靜盡淨   方可下手修煉    成真有望矣。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無極真元聖道:無極道人~金龍王濟世專欄**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7) 人氣()





**仙宗丹道真詮** ~離塵~


上卷

 

**生人生仙說**第一

 

天地能生人。 人能返能天宮。 無中生有相。 有中生無形。輕清上浮曰「天」。 重濁下凝曰「地」。 天地浩然之氣~而能生「人」。 人有浩然之氣~可能生仙。 先育人而後有仙。 此乃天地自然之理也。 先天虛無浩然之氣~能有天地日月人身萬物之類。 盡皆一氣化育。 天有浩然之氣~降下於地。 地有玄氣升上於天。 天有陽中之陰~虛中之火~逼下於地。 地有陰中之陽~逆上於天~天降地升。 陰陽溫暖之氣燻蒸。 自然凝結。 久久胎圓氣足。 自然而然~產育人身。 以及四生六道~萬物之行也。 **是大天~可能產**。 **為小天~亦能育**。 故以首為天//腹為地。 人身之中~亦有浩然之氣~能活命~又能產仙矣。 若人訪求明師指點~性根命蒂。 乾天之氣~降下坤腹之中 坤地玄氣~升上乾首之內~天降地升。 陰陽凝結。 濕熱薰蒸。 聖胎圓成。 然後*陽神*出現是為**矣。 久久純熟~脫殼飛昇。 渾入浩然玄氣之中。 與天地仙佛聖真同體。 永劫常存~聚散隨心~遨遊人間~逍遙無窮矣。 

   

 

故曰:大道乃浩然之玄氣~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動有靜~活潑潑~光爍爍。 此氣轉入人身之中。 混融包含。 隨後天之氣。 而出入通機天地虛空之中。 虛氣玄氣~入於人身之內。 身中玄氣出~虛無玄氣入。 出入不息~須臾不離也。 所以天地能盜人身之中玄氣。 盜盡則死。 若遇明師指示~反奪天地之玄氣入於身內。 玄氣充足~而不死也。 此修仙學道別無他術。 凝神聚氣之功~善養浩然之氣~長生不死之道矣。 故氣旺則生~氣衰則亡。 人能奪此天地之造化。 載運神功之妙用。 盜虛無之玄氣~煉八卦之金丹~即聖胎圓成陽神之超出呼。 虛空之中了道成聖~有何難哉。 所謂「先天大道」至簡至易//至貴至尊。 若不了真誠難免易得易失~錯過奇緣~只怕萬劫難逢矣。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無極真元:無極道人~金龍王網路濟世專欄~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7) 人氣()


台東八仙洞外景





**道德經** 處厚章 第三十八

 

 

 

原文 :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  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  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  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  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  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  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  道之華  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  不居其薄  處其實  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白話解釋:


最高的德行  不自以為行德  才是真正的有德。
一般的下德  唸唸不忘道德的名相  反而無德。
最高的德行  自然無為而沒有任何的意圖和目的。


一般的下德希望有所作為卻是有意圖或目的的。


最高的仁德  雖然是有所作為  但卻沒有個人的意圖或目的。


最商的義行  是有所作為而且更有個人的意圖和目的。


最高的禮敬  是有所作為  可是卻得不到別人以同樣的禮敬回應  於是便會捲起衣袖   伸長臂膀企圖把別人拉過來。


由於這種不同的層次  所以當人們不能生活在「」中時  便推崇德。


可是當他們不能處上德  而流為下德  於是便提倡「仁德」  希望返於上德。


可是當他們連仁德也把握不住   只好大聲疾呼的用「義」來規範人心。


然而當「義」也失去力量時~便只有設立「禮」制~去約束人們的行為了。
到了只知用「禮」時  這正反應了人們忠信的薄弱   這也就是一切禍亂的開始了。


自以為有先知卓見的人  他們自詡他們的才智   其實只是「道」的花朵   華而不實   這正是人們以此相欺騙的愚行的開始。

 


所以真正有氣概的大丈夫   要處忠信之厚   而不居禮敬之薄   要處「道」的根本    而不居「道」的末節   這即是所謂的捨浮華的表面   而守篤實的本質。


 

Ps:

最有道德的人  他做了許多善事  可是他心地善良  不想去佔有這份榮耀  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可是沒有道德的人  就不同了  他一旦做了善事  恐怕別人不知道  所以就到處張揚。

 

因此:有道德的人  他對人的犧牲與奉獻是出自無為的  他就是做了許多好事/善事  還以為自己沒做一樣。但是:沒有道德的人  他一旦做了一些大善事  就銘記在心  像這種人的心  就恐怕失去了名譽。最有仁慈的人  他視萬物為一體  觀天地為一身  沒有分別之心  因此妄物/忘我  渾然是無為而為。可是有意氣的人  就不同了  因為他無法出自無為之心  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  往往失去仁德之心。有些人以為自己很有禮貌  但是一旦遇到對方沒回禮  就很不高興  真恨不得伸出手來  指著對方  強迫對方回禮!

 

            所以:萬事的開頭  是先失去了「大道」  然後「德」才失去了  失去了德之後   「仁」也就開始失去了  失去了仁之後  「義」也開始失去了  失去了義之後  「禮」也開使失去了。  因此:「禮」只不過是「忠信」之心最薄的一種  到了這個時候  禍亂與災變  可以說~就要開始了。  從這個時候~知識開始競爭了  就像花一樣  只擁有華麗的外表  一切就更顯得虛偽  這種虛偽的開始  等於是愚昧的開端  等到這個時候  大家都愚蠢與盲從了。

 

所以:大丈夫做人處事~應該以道德為主 // 仁義次之 ~  然後講求實質的意義 不要去追求虛偽浮華的作風。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無極真元聖道:金龍王 網路濟世專欄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太上道祖:老子之聖像。~


 


老 子 的 生 平 : 《 史 記 . 老 莊 申 韓 列 傳 》 內 載 「 老 子 者 , 楚 苦 縣 厲 鄉 曲 仁 裡 ( 河 南 鹿 邑 東 ) 人 也 。 姓 李 氏 , 名 耳 , 字 伯 陽 , 謚 曰 聃 ( 耳 外 輪 平 而 捲 不 日 聃 ) ; 周 守 藏 室 之 史 也 。 」



孔 子 適 周 , 問 禮 於 老 子 , 老 子 曰 : 「 子 所 言 者 其 人 與 骨 皆 已 朽 矣 , 獨 其 言 存 耳 ? 且 君 子 得 其 時 則 駕 , 不 得 其 時 , 則 蓬 累 而 行 。 吾 聞 之 良 賈 深 藏 若 虛 , 君 子 盛 德 , 容 貌 若 愚 。 去 子 之 驕 氣 與 多 欲 , 態 色 與 淫 志 , 是 皆 無 益 於 子 之 身 , 吾 所 以 告 子 , 若 是 而 已 。 」 孔 子 去 , 謂 其 弟 子 曰 : 「 鳥 , 吾 知 其 能 飛 ; 魚 , 吾 知 其 能 游 ; 獸 , 吾 知 其 能 走 ; 走 者 可 以 為 網 , 游 者 可 以 為 綸 , 飛 者 可 以 為 矰 , 至 於 龍 , 吾 不 能 知 其 乘 風 雲 而 上 天 。 吾 今 日 見 老 子 , 其 猶 龍 邪 ! 」 老 子 修 道 德 , 其 學 以 自 隱 無 名 為 務 。 居 周 久 之 , 見 周 之 衰 , 乃 遂 去 , 至 關 ( 函 谷 關 ) , 關 令 尹 喜 曰 : 「 子 將 隱 矣 , 彊 為 我 著 書 」 。 於 是 老 子 著 書 上 下 篇 , 言 道 德 之 意 五 千 餘 言 而 去 , 莫 知 其 所 終 。


其 後 , 莊 子 作 《 南 華 經 》 以 闡 述 道 德 之 義 , 其 對 道 家 之 重 要 , 如 孟 子 之 對 於 孔 子 。 與 莊 子 並 世 先 後 , 發 揚 老 子 之 學 者 為 列 子 、 惠 施 、 慎 到 、 田 駢 及 宋 鈃 等 , 使 老 子 之 學 成 為 「道 家 之 祖 」。
秦 漢 之 際 的 老 子 學 說 : 班 固 《 漢 書 . 藝 文 志 》 稱 : 「 道 家 者 流 , 蓋 出 於 史 官 ( 可 能 指 老 子 曾 為 史 官 ) , 歷 記 成 敗 存 亡 禍 福 古 今 之 道 , 然 後 知 秉 要 執 本 。 清 虛 以 自 守 , 卑 弱 以 自 持 , 此 君 人 南 面 之 術 也 , 合 於 堯 之 克 讓 ( 堯 讓 位 於 舜 ) , 易 之 謙 謙 ; 一 謙 而 四 益 」 ( 《 易 . 地 山 謙 卦 》 : 「 天 道 虧 盈 而 益 謙 , 地 道 變 盈 而 流 謙 ; 鬼 神 害 盈 而 福 謙 ; 人 道 惡 盈 而 好 謙 。 謙 尊 而 光 , 卑 而 不 可 踰 , 君 子 之 終 也 。 ) 此 其 所 長 也 。 及 放 者 為 之 , 則 欲 絕 去 禮 學 , 兼 去 仁 義 , 曰 : 獨 任 清 虛 , 可 以 為 治 。 」


班 固 以 儒 家 觀 點 總 括 道 家 而 不 加 以 主 觀 的 批 評 , 這 是 史 學 者 的 風 度 , 亦 是 很 中 肯 的 報 導 。 而 《 藝 文 志 》 所 載 當 時 前 後 道 家 學 者 所 著 書 垂 數 十 種 , 足 見 道 家 學 說 已 盛 於 秦 漢 之 間 。  漢 初 : 文 景 之 世 , 竇 太 後 好 黃 老 之 學 與 相 國 曹 參 實 行 以 黃 老 之 術 ( 黃 帝 老 子 的 學 說 ) 治 國 , 省 刑 薄 歛 , 與 民 休 息 , 民 皆 便 之 , 國 以 大 治 , 老 子 學 說 於 漢 初 見 其 大 效 , 足 見 其 非 徒 託 空 言 之 流 。 『 後 漢 書 』 載 : 「 楚 王 劉 英 ( 光 武 帝 之 子 ) 通 黃 老 之 微 言 , 尚 浮 屠 之 仁 祠 , 潔 齋 三 月 , 與 神 為 誓 。 益 州 太 守 王 阜 作 《 老 子 聖 母 碑 》 , 將 老 子 等 同 於 道 , 生 於 無 形 之 先 , 起 於 太 初 之 前 , 為 先 天 地 的 神 靈 。 東 漢 中 期 , 祖 天 師 張 道 陵 在 蜀 ( 四 川 ) 中 創 立 正 一 道 ( 又 稱 天 師 道 ) , 著 《 老 子 想 爾 注 》 , 謂 「 道 散 為 氣 , 聚 形 為 太 上 老 君 」 , 老 子 被 正 一 道 尊 為『 太 上 老 君 』。  漢 桓 帝 時 : 邊 韶 撰 《 老 子 銘 》 , 稱 「 老 子 道 成 仙 化 , 蟬 蛻 渡 世 , 自 羲 農 以 來 , 世 為 聖 者 作 師 。 」 此 後 , 道 教 將 老 子 之 道 , 作 為 其 最 高 信 仰 , 將 老 子 尊 為 「 道 德 天 尊 」 , 列 為 三 清 尊 神 之 一 ( 尚 有 元 始 天 尊 , 靈 寶 天 尊 ) 。 唐 高 宗 時 , 尊 老 子 為 太 上 玄 元 皇 帝 。


老 子 思 想 : 老 子 所 著 《 道 德 經 》 五 千 言 中 , 內 容 可 分 個 人 修 身 方 法 , 政 治 主 張 , 哲 學 主 張 ─ ─ 道 的 解 釋 。 茲 略 舉 例 說 明 如 下 :


老 子 對 道 的 解 釋 : 「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 獨 立 不 改 , 周 行 不 殆 , 可 以 為 天 下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字 之 曰 道 , 強 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 ─ ─ 《 老 子 》第 廿 五 章 。


二 千 五 百 多 年 前 , 全 人 類 只 有 老 子 一 個 人 想 象 出 , 最 初 的 地 球 混 元 一 氣 , 天 地 不 分 , 獨 立 在 空 中 , 依 一 定 的 軌 道 , 圓 形 運 行 , 無 聲 無 息 , ( 沒 有 生 物 ) 永 無 休 止 。 這 個 想 法 , 與 以 後 科 學 家 所 觀 察 地 球 初 成 的 現 象 , 完 全 吻 合 , 我 們 不 能 不 說 老 子 是 聖 人 , 是 超 人 。   *老 子 *把 他 所 想 出 來 , 地 球 最 初 的 現 象 稱 為 「 大 道 」 , 大 曰 逝 , 逝 是 無 窮 盡 的 腦 部 運 動 , 大 曰 遠 ( 想 無 限 遠 的 大 自 然 ) , 直 至 想 到 真 理 - - 道 ; 得 道 之 後 便 可 以 歸 真 返 樸 ( 反 =)  所 以 說 ,:道 是 無 限 大 的 , 而 天 、 地 、 人 也 是 無 限 大 的 , 這 種 無 限 大 的 現 象 , 就 是 [自 然 ] 人 以 地 為 法 則 , 地 以 天 為 法 則 , 天 以 道 為 法 則 , 而 道 是 依 照 自 然 的 法 則 而 存 在 的 。  我 們 從 自 然 去 學 習 道 , 而 自 然 是 無 限 大 的 , 沒 有 人 為 思 想 或 行 為 存 在 其 間 的 , 把 損 害 身 心 的 壞 思 想 或 行 為 去 掉 , 那 就 是 「 無 為 」 , 能 夠 無 為 , 心 與 自 然 是 萬 能 的 , 無 所 不 為 的 , 那 就 是 無 不 為 , 也 就 是 自 然 所 表 現 的 道 。


老 子」 教 人 如 何 修 身 學 道 :  老子道德經 ~ 第 三 章 : 「 … … 虛 其 心 , 實 其 腹 , 弱 其 志 , 強 其 骨 。 常 使 名 無 欲 , 使 夫 智 者 所 不 敢 為 也 ; 為 無 為 , 則 無 不 治 () 。 」 這 是 老 子 所 主 張 民 眾 教 育 的 原 則 。 虛 其 心 ─ ─ 所 以 受 道 ( 客 觀 研 究 自 然 ) !實 其 腹 ─ ─ 所 以 為 我 ( 充 實 所 要 學 的 事 物 ) !弱 其 志 ─ ─ 所 以 從 理 而 無 所 攖 ( 不 受 無 理 事 物 影 響 )! 強 其 骨 ─ ─ 所 以 自 立 而 幹 事 ( 身 體 強 健 可 以 任 事 )


以 上 四 個 解 釋 是 近 人 嚴 復 先 生 扼 要 地 對 老 子 原 文 的 解 釋 ; 常 無 不 正 的 念 頭 , 最 聰 明 的 人 也 不 敢 賣 弄 小 聰 明 , 若 能 不 作 壞 事 , 天 下 無 有 不 治 的 。


《 老 子 》 第 十 二 章 : 「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聾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馳 騁 畋 獵 令 人 心 發 狂 ; 難 得 之 貨 , 令 人 行 妨 。 是 以 聖 人 為 腹 不 為 目 , 故 棄 彼 取 此 。 由 青 、 黃 、 赤 、 白 、 黑 所 繪 製 的 物 質 多 看 了 , 會 令 人 眼 花 , 不 懂 得 分 辨 好 醜 。 由 宮 、 商 、 角 、 徵 、 羽 五 音 組 成 的 音 樂 , 多 聽 了 會 令 人 聽 覺 麻 木 。 由 酸 、 甜 、 苦 、 辣 、 甘 五 味 製 成 的 食 物 , 多 吃 了 會 令 人 味 覺 麻 木 。 跑 馬 、 打 獵 的 事 做 多 了 , 會 使 人 發 狂 。 很 貴 重 難 得 的 東 西 , 會 使 人 整 天 擔 心 被 盜 而 整 天 不 安 。 所 以 說 聖 人 ( 得 道 之 人 ) 只 為 他 的 腹 中 修 養 而 生 活 , 不 為 耳 目 的 享 受 而 生 活 , 是 以 捨 棄 彼 而 取 此 。


《 老 子 篇 》 廿 八 章 : 「 … … 知 其 榮 , 守 其 辱 , 為 天 下 谷 , 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復 歸 於 樸 … …
!「老 子」 這 一 章 的 意 思 是 世 人 皆 喜 歡 光 榮 , 炫 耀 自 己 , 以 求 富 貴 , 我 獨 安 於 貧 賤 和 人 們 以 為 恥 辱 的 環 境 , 我 寧 願 守 在 谷 底 , 讓 別 人 站 在 峰 巔 , 谷 底 的 位 置 無 可 再 低 , 而 高 峰 卻 慢 慢 會 塌 下 來 , 填 滿 谷 底 , 哪 時 我 會 越 站 越 高 , 而 一 向 站 在 高 峰 的 人 就 會 跌 下 。 這 是 老 子 以 退 為 進 的 思 想 , 也 是 做 人 要 遵 守 的 道 理 。


老 子 的 政 治 思 想 : 「 古 之 善 為 道 者 , 非 以 明 民 , 將 以 愚 之 。 民 之 難 治 , 以 其 智 多 , 故 以 智 治 國 , 謂 之 賊 ; 不 以 智 治 國 , 國 之 福 。 」 ( 六 十 五 章 ) 此 與 儒 家 言 上 古 之 治 , 民 生 活 安 樂 , 同 一 境 界 。 故 有 歌 曰 : 「 日 出 而 作 , 日 入 而 息 , 鑿 井 而 飲 , 耕 田 而 食 , 帝 力 何 有 於 我 哉 ? 」
「 民 不 畏 死 , 奈 何 以 死 懼 之 ? 」 ( 七 十 四 章 ) 犯 重 罪 者 判 死 刑 , 但 人 民 不 怕 , 依 然 很 多 人 冒 死 去 犯 法 取 利 , 嚴 刑 峻 法 , 失 其 效 用 。 「 民 之 饑 , 以 其 上 食 稅 者 多 , 是 以 饑 ( 捱 餓 ) 」 目 前 很 多 地 方 還 是 如 此 。


「 小 國 寡 民 , 使 民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遠 徙 , 雖 有 舟 輿 , 無 所 乘 之 , 雖 有 甲 兵 , 無 所 陳 之 , 使 人 復 結 繩 而 用 之 ,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樂 其 俗 , 鄰 國 相 望 , 雞 犬 之 音 相 聞 , 民 至 老 死 不 相 往 來 。 ( 第 八 十 章 )


上 述 是 老 子 的 理 想 國 , 和 儒 家 的 堯 舜 禪 讓 差 不 多 。 第 廿 五 章 說 : 「 大 曰 逝 , 逝 曰 遠 , 遠 若 反 」 老 子 經 過 無 限 的 觀 察 行 動 () , 把 思 想 放 到 無 限 遠 大 的 地 方 () , 最 後 , 歸 真 反 () 樸 到 上 述 的 理 想 國 去 () 達 到 無 為 的 境 界 , 而 多 個 理 想 國 的 人 民 , 都 明 白 「大 道 」。 此 外 , 我 們 可 從 老 子 著 作 中 看 出 他 厭 惡 戰 爭 的 思 想 。


第 三 十 章 : 「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強 天 下 , 其 事 好 還 ( 人 民 反 抗 壓 迫 , 還 復 自 由 ) , 師 之 所 處 荊 棘 生 焉 ; 大 軍 之 後 , 必 有 凶 年 」


第 三 十 一 章 : 「 夫 佳 兵 者 不 詳 之 器 , ( 一 件 好 兵 器 是 不 祥 之 物 ) …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與 孫 子 兵 法 所 言 同 ) , 恬 淡 為 之 , 勝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樂 殺 人 , … …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右 , 偏 將 軍 居 左 , 上 將 軍 居 右 , 言 以 喪 禮 處 之 。 殺 人 之 眾 , 以 哀 悲 泣 之 。 戰 勝 , 以 喪 禮 處 之 。    上 述 表 示 老 子 對 戰 爭 的 厭 惡 , 與 墨 子 學 說 相 同 , 從 字 裡 行 間 , 知 老 子 也 是 個 知 兵 者 , 不 知 兵 不 知 兵 之 害 , 聖 人 無 所 不 能 , 宜 乎: 「孔 子 」對「 老 子」 乃 有「 猶 龍 之 嘆 」。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



      
道者:謂太初也   太初者   道之初也   初時為精其氣赤盛   卽為光明~名之太陽   又曰元陽子丹~丹複變化~卽為道君  故曰道之初。   藏在太素之中卽為一也。   太素者~人之素也   謂赤氣初變為黃氣   名曰中和   中和變為老君~又為神君~故曰黃神~來入骨肉形中成為人也   故曰人之素藏在太始之中  此卽為二也。   太始者~氣之始也   謂黃氣複變為白氣~白氣者水之精也   名太陰   變為太和君  水出白氣   故曰氣之始也   此卽為三氣也。    夫三始之相包也   氣包神~神包精  故曰白包黃   黃包赤  赤包三    三包一   三一混合名曰「混沌」~故老君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又曰:混沌若雞子~此之謂也。


       
夫人形者:主包含此三一   故曰三生   又曰三精  又曰三形  元包含神/神得氣乃生  能使其形安~止其神  如此三事當相生成。


       
夫道為三一者~謂虛無空   空者白也~白包無   無者黃也  黃包赤   赤為虛。   何為虛?   虛者精   光明明而無形質   譬若日月及火    其精明然   而無有形質   故為虛。  何謂無?  無者氣也   氣有形可見   無質可得  故為無。   何謂空?  空者~未有天地山川    左顧右視   蕩蕩漭漭  無所障礙   無有邊際   但洞白無所見   無以聞   道自然從其中生   譬若琴瑟鼓簫之說  以其中空   故出聲音   是以聖人作經誡後賢者    欲使守道   空虛其心   關閉其耳目   不復有所念   若有所念思想者   不能得「自然之道」也。   所以者何?   道未變為神時   無端無緒   無心無意   都無諸欲澹泊   不動不搖   及變為神明   神者外其光明   多所照見   使有心意    諸欲因生   更亂本真。   或曰思想不能復還反於道   便入*五道*    無有休息時   何謂*五道*?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   二道者:神入骨肉形為人神   三道者:神入禽獸為禽獸神   四道者:神入薛荔~薛荔者  餓鬼名也   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者~地獄名也    神有罪過入泥黎中考    如此五道   各有刼壽歲月    是以賢者學道   當曉知虛無自然。   守虛無者~ 得自然之道   不復上天也   常在世間   變化見死生  為世人師。   守神者:能練骨肉形為真人~屬天官   當飛上天   此謂中自然也。   守氣者能含陰陽之氣   以生毛羽   得飛仙道~名曰小自然  故神有廣狹~知有淺深   明有大小    由是言之: **學道讚誦聖文  尋逐明師   開鮮愚冥也**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