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八仙洞外景





**道德經** 處厚章 第三十八

 

 

 

原文 :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  而無以為。
下德無為  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  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  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  而莫之應  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  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  道之華  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  不居其薄  處其實  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白話解釋:


最高的德行  不自以為行德  才是真正的有德。
一般的下德  唸唸不忘道德的名相  反而無德。
最高的德行  自然無為而沒有任何的意圖和目的。


一般的下德希望有所作為卻是有意圖或目的的。


最高的仁德  雖然是有所作為  但卻沒有個人的意圖或目的。


最商的義行  是有所作為而且更有個人的意圖和目的。


最高的禮敬  是有所作為  可是卻得不到別人以同樣的禮敬回應  於是便會捲起衣袖   伸長臂膀企圖把別人拉過來。


由於這種不同的層次  所以當人們不能生活在「」中時  便推崇德。


可是當他們不能處上德  而流為下德  於是便提倡「仁德」  希望返於上德。


可是當他們連仁德也把握不住   只好大聲疾呼的用「義」來規範人心。


然而當「義」也失去力量時~便只有設立「禮」制~去約束人們的行為了。
到了只知用「禮」時  這正反應了人們忠信的薄弱   這也就是一切禍亂的開始了。


自以為有先知卓見的人  他們自詡他們的才智   其實只是「道」的花朵   華而不實   這正是人們以此相欺騙的愚行的開始。

 


所以真正有氣概的大丈夫   要處忠信之厚   而不居禮敬之薄   要處「道」的根本    而不居「道」的末節   這即是所謂的捨浮華的表面   而守篤實的本質。


 

Ps:

最有道德的人  他做了許多善事  可是他心地善良  不想去佔有這份榮耀  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可是沒有道德的人  就不同了  他一旦做了善事  恐怕別人不知道  所以就到處張揚。

 

因此:有道德的人  他對人的犧牲與奉獻是出自無為的  他就是做了許多好事/善事  還以為自己沒做一樣。但是:沒有道德的人  他一旦做了一些大善事  就銘記在心  像這種人的心  就恐怕失去了名譽。最有仁慈的人  他視萬物為一體  觀天地為一身  沒有分別之心  因此妄物/忘我  渾然是無為而為。可是有意氣的人  就不同了  因為他無法出自無為之心  所以在為人處事方面  往往失去仁德之心。有些人以為自己很有禮貌  但是一旦遇到對方沒回禮  就很不高興  真恨不得伸出手來  指著對方  強迫對方回禮!

 

            所以:萬事的開頭  是先失去了「大道」  然後「德」才失去了  失去了德之後   「仁」也就開始失去了  失去了仁之後  「義」也開始失去了  失去了義之後  「禮」也開使失去了。  因此:「禮」只不過是「忠信」之心最薄的一種  到了這個時候  禍亂與災變  可以說~就要開始了。  從這個時候~知識開始競爭了  就像花一樣  只擁有華麗的外表  一切就更顯得虛偽  這種虛偽的開始  等於是愚昧的開端  等到這個時候  大家都愚蠢與盲從了。

 

所以:大丈夫做人處事~應該以道德為主 // 仁義次之 ~  然後講求實質的意義不要去追求虛偽浮華的作風。

* *無極道人~金龍王* * 網路濟世專欄(*無極真元聖道*)





                                  
                              無極真元聖道:金龍王 網路濟世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虛空無極-金龍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